11月6日,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东盟及发展中国家的海洋合作”为主题的201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厦门拉开帷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大家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中国与沿线国家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增进文化交流等合作领域入手,分享海洋发展的经验,这对于建设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蓝色经济合作助力各国经济繁荣
2013年,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并赋予它新的内涵,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开展共赢合作,共谋发展搭建和平、合作平台,得到沿线国家热烈响应。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首先要夯实经济合作基础。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6万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7.7%,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对全国GDP贡献约为9.4%。中国海洋经济持续增长,必将带动世界“蓝色经济”增长,中国在海洋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可以作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海洋合作的基础。
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执行主任斯蒂芬·艾德里安·罗斯表示,东亚海域拥有700多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3.4万公里,拥有超过全球总量1/3的珊瑚礁和红树林,每年超过3200万吨的鱼类捕捞量,港口、航运、渔业和滨海旅游业等海洋产业占到了一些东亚国家GDP的15%~20%,发展蓝色经济已经成为东亚沿海各国实现生态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亚各国蓝色经济合作,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传统和新兴海洋产业合作,加强中国和东亚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互联互通,有效维护沿海地区人民的健康、民生和福利,解决水资源、能源和食品安全问题等,助力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斯蒂芬·艾德里安·罗斯说。
“海洋已经成为巴哈马和中国开展合作的纽带,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国游客来到巴哈马旅游,每天都有货船来往于中国和巴哈马之间。”巴哈马交通航空部常务秘书罗琳·玛丽·阿姆布里斯特表示,相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巴哈马与中国在经济、贸易、金融、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实现中国和巴哈马深度融合,造福两国人民。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文霭洁表示,海洋曾经是阻碍人类沟通的天堑,但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下,将成为人类共同发展的桥梁,中国展现出了创新和诚意,我们愿意响应并支持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赢。
海洋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亮点
中国和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互利合作持续拓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是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双方的经济融合不断加深。
“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洋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并取得积极成果。”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表示,近年来,中国印尼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中国泰国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中国马来西亚联合海洋研究中心等相继成立。2011年,中国设立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将双方在海洋领域的合作推向新高度。
当前,各国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力开展海洋经济合作,将为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杨秀萍看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是“独奏曲”,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中国与东盟等海丝沿线国家应抓住机遇,通过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实现互利共赢。
杨秀萍建议,要着力推动海洋产能合作对接,在海上运输、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研、海洋环保、海上减防灾等方面,中国和东盟可各自发挥优势,深化产业对接,提高能力建设,加强海洋产能合作,造福双方民众。
明年将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杨秀萍表示,作为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唯一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愿加强与各方的交流,积极支持和推动中国-东盟海洋领域务实合作,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做出自己的贡献。
勇做海上丝路排头兵
今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厦门作为国家战略支点市,要全面参与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融入“海上新丝路”构建的国际海洋经济系统,强化国家间港口往来与合作,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厦门是一个以港立市的城市,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海洋是厦门的优势和生命线。”厦门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伟中表示,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努力打造海洋千亿元产业链。2014年厦门海洋经济产值达2046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例从2011年的11.2%提高到2014年的12.5%,海洋经济已成为厦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厦门结合港口优势和海洋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以及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方面,2014年厦门市海洋生物医药业总产值达29.69亿元,同比增长20.4%,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邮轮旅游、游艇产业方面,厦门每年通过举行大型展会和赛事打造厦门游艇活动品牌,聚集一批知名游艇企业,形成一定规模,游艇销售量逐年增长,2014年度中国游艇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沿海20个城市游艇发展综合竞争力评分厦门位居第一。
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厦门市汽车滚装船的研发和制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船舶防腐防污材料研制和工程化应用研究、海洋环境试验和材料性能检验等海洋装备新材料研发领域形成了数亿元的产业规模。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为了改善厦门海域的生态环境,恢复海洋资源,美化海洋景观,厦门市全面实施海堤开口、沙滩恢复、物种保护等一系列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以进一步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提高海洋生态服务水平。”蔡伟中说。
“我们通过以海陆统筹为导向,改善了厦门海域的生态环境,维持了海域生态平衡,恢复了海洋资源,美化了海洋景观,使港口航运、滨海旅游业、临海工业及海洋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蔡伟中说,“在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道路的同时,欢迎大家参与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来,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地方政府的合作,分享与学习世界各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经验,实现共同发展。”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