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海洋预报[21日16时]: 4月22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时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1:30前后。近岸为1.2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1.0-2.0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6.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广场

“向阳红10”船“首秀”收获三大成果

2016-02-02 16:14     来源:中国海洋报
【字体: 打印

当地时间12918时(北京时间22时),经过45天的航行和海上作业,执行中国大洋第40航次任务的“向阳红10”船顺利抵达毛里求斯路易港,圆满完成“首秀”。

  航次首席科学家陶春辉告诉中国海洋报记者,本航段自20151216日从海南三亚起航,20161月到达西南印度洋作业海区开始作业,至26日完成航段作业任务,总计作业时间18天。其中,11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AUV)“潜龙二号”进行了首次下潜。整个作业期间,AUV共完成了8个潜次的下潜。科考队还完成了7CTD(温盐深仪)采水取样,23站电视抓斗、2条摄像观测和1个站位的深海原位沉积物微生物定值培养系统的布放工作。

  通过全体科考队员的不懈努力,中国大洋第40航次第一航段完成了各项作业任务,并取得了三大成果:

  一是“潜龙二号”海试成功,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AUV技术的重大突破。“潜龙二号”总设计师刘健说,“潜龙二号”在西南印度洋海上验收试验完成了潜水器航行及自主避碰能力、地形地貌探测能力、热液异常探测能力和光学探测能力的验证,并通过了海试现场验收。AUV首次获得洋中脊复杂地形近海底精细地形地貌三维图,发现断桥、龙旂海域热液异常点,获得洋中脊近海底高分辨率照片,并拍摄到硫化物、玄武岩、贝壳及鱼虾生物等,这表明“潜龙二号”具备了深海热液硫化物探测能力。

  二是新发现一处硫化物区。在距离龙旂热液区7.2公里的位置,科考队发现了一处新的硫化物区,采集到了硫化物烟囱体。初步估计,该硫化物区大小在100米×100米内。

  三是“向阳红10”船首航成功。船长徐志凯介绍说,作为我国首艘由民营资本与国家资金共建的远洋科考船,本航次是“向阳红10”船的首次大洋科考,总航程7373海里。其间,船队密切配合,克服各种困难,动力定位81小时,安全、顺利完成了各项科考任务。

  陶春辉说:“本航段任务的顺利完成,得益于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浙江太和公司的精心组织和有力保障,各参航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临时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科学规划、精心部署、高效实施和密切配合和全体科考队员的共同努力。期待大洋第40航次接下来的航段继续带来惊喜,取得更好成绩。”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