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海洋预报[21日16时]: 4月22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时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1:30前后。近岸为1.2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1.0-2.0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6.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广场

以科技创新驱动海洋事业发展——海洋科技创新系列评论之一

2016-08-01 09:50     来源:中国海洋报
【字体: 打印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其中专门提出要围绕“深海”等领域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这一与海洋强国战略直接相关的专项规划,再次将科技兴海,即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海洋事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将海洋事业纳入国家大战略中。与此相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战略任务一一设定。毫无疑问,为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明确树立科技兴海、创新驱动的思维,必须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提升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经济技术能力。

  海洋事业发展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人类发现海洋、认识海洋、征服海洋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海洋科技发展史。古代先民驾着小船闯进茫茫大海时,只能依靠日月星辰辨别方向,凭借的是无畏的冒险精神。随着指南针、罗盘、艉舵、风帆樯桅等造船、航海技术的发明运用,郑和、哥伦布、麦哲伦们的海上航线得以越走越远。在工业革命时代,蒸气机等技术的出现,使人类征服海洋的步伐不断加快,足迹遍及大洋每一个角落,并向更远、更深处进军。

  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出现许多新的课题。一方面,卫星定位、导航、核动力、深潜技术、海底勘探,以及许多新材料、新工艺的涌现,使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手段方式越来越丰富,收获也越来越丰饶;另一方面,深海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深海空间站的建设和深海探测、深海装备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海洋生物、海洋医药、海洋油气等资源的开发,包括海水淡化在内的海水综合利用技术,海洋观测监测技术,以及海洋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仍充满着未知,有待进一步探索。

  中国是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渔业、养殖业、造船业、海洋运输业等传统行业发展迅速,实力不俗。但中国的海洋科技仍存在基础研究力量薄弱,攻关能力不强,科研人才匮乏,海洋科技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较少,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发展贡献率偏低等严峻现实。海洋科技发展现状,与世界海洋强国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与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相比有很大差距。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论述,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海洋事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指针。全体海洋人,尤其是海洋科技工作者必须牢牢树立科技兴海意识,树立科技落后就会“被动挨打”的忧患意识,树立站在全球角度看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大局意识。全体海洋人,尤其是海洋科技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可以转化成为动力和潜力,暂时的落后恰好提供了赶超的目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只要我们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下定决心,凝神聚气,结合实际,补齐短板,深化海洋科技改革创新,做好顶层设计,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挑战海洋科技重大课题,掌握海洋科技竞争先机,这必将为我们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提供强劲的动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