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海洋预报[21日16时]: 4月22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时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1:30前后。近岸为1.2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1.0-2.0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6.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广场

依靠科技推进广西海洋事业——访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白先进委员

2017-03-15 15:06     来源:中国海洋报
【字体: 打印

“作为中国—东盟海上合作的桥头堡,广西的海洋产业基础还较为薄弱,海洋科技创新力度还不够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扎实推进,广西应抓住难得的机遇,科学谋划,借助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提升竞争优势,赶追先进。”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院长白先进告诉《中国海洋报》记者。

  2000多年前,广西曾是中国通向东盟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断深化的今天,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以年均30%以上速度增长。东盟已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利用外资来源地和广西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东盟国家与广西的海洋合作不断增强,推动了海洋产业的发展。

  白先进认为,广西目前的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人才实现转型升级。

  白先进告诉记者:“目前,广西没有一所海洋高校,没有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广西学生去外地学习海洋专业知识后,基本就留在了当地,回乡从事海洋工作的非常少。这导致广西海洋事业发展面临三大窘境:专业人才紧缺、科研创新力度不强、产业基础薄弱。”

  白先进呼吁,国家应加大力度支持广西的科技兴海战略、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筹建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加快培养和引进海洋专业人才。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引导本地高校设立海洋专业,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人才保障。

  “建立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和设立海洋专业,可以吸引东盟国家青年学者来华攻读海洋专业的学位,为这些国家培养海洋领域高素质人才。这不仅有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还能增强这一区域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白先进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