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海洋预报[21日16时]: 4月22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时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1:30前后。近岸为1.2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1.0-2.0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6.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广场

《顺风相送》佐证钓鱼岛是中国的

2017-03-21 10:22     来源:中国海洋报
【字体: 打印

316日,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的《顺风相送·指南正法》新书发布会上,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史籍《顺风相送》影印本首次与读者见面,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事实提供了有力佐证。

  《顺风相送》是全球最早记录钓鱼岛的史籍,也是钓鱼岛作为中国领土不争事实的历史证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发布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中就称,“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

  《顺风相送》是一部航海指南,共127则,主要记录了关于气象方面的观察方法、州府山形水势、前往各地的航程等。其中“福建往琉球”一则记载了福建到琉球的海路,第一次出现了“钓鱼屿”(即钓鱼岛)、“赤坎屿”(即赤尾屿)的名称。书中有关原文为:“北风东湧开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卯及单卯取钓鱼屿。南风东湧放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頭,至彭家花瓶屿在内。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取小琉球,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取赤坎屿,用艮针取枯美山。”

  这段文字是目前证明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这些岛屿的文献资料,是最有信服力的历史证据。另一《指南正法》约成书于明末清初,也记录了钓鱼岛的有关情况。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