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海洋预报[22日16时]: 4月23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0:30时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1:20前后。近岸为0.7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0.6-1.4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6.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广场

首艘自主建造极地破冰船下水

2018-09-13 10:59     来源:中国海洋报
【字体: 打印

910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上海下水,并被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出席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下水暨命名仪式并致辞。

  王宏表示,“雪龙2”号的正式下水,预示着我们期盼了多年的迎雪破冰、双龙探极的时代即将到来,希望大家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发扬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继续严格把握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计划安排,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新船建造及验收等各项后续工作,为人类和平利用两极和推动中国极地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雪龙2”号船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够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的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该船融合了国际新一代考察船的技术、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理念,采用国际先进的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船型设计,并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并可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船舶机动能力大幅提升。

  “雪龙2”号船装备了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进而成为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科研人员可在船上开展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等环境基础综合调查观测,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取样,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海底地形、生物资源调查。新船基本具备摸边探底、潜力评估的调查能力。

链接:

  “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工程由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建造。船舶设计船长122.5米,船宽22.3米,吃水7.85米,吃水排水量约13990吨,航速12节~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载员90人,能以2~3节的航速在冰厚1.5+0.2米雪的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

  据悉,“雪龙2”号船自20161220日在江南造船集团的切割车间里进行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以来,总体进展十分顺利,此次新船下水后还将进入系泊试验和内部装修等,根据建造计划,新船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执行我国极地考察任务。 (记者 赵 宁 朱 彧)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