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海洋预报[22日16时]:4月23日广西沿海为半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6:30、18:1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00:00、12:30前后。广西近岸为1.2米左右的轻到中浪,北部湾北部为1.0-2.0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7.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广场

实施潮间带规划 保护空间资源和生态系统

2020-03-06 10:06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字体: 打印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接的地带,一般由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组成。海洋政策法规与规划领域的专家王殿昌认为,海岸带空间规划应坚持陆海统筹,按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分区,分类施策。其中,潮间带是稀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海岸带生态系统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空间载体。科学实施潮间带规划,对保护空间资源和生态资源至关重要。

 

记者:潮间带具有哪些资源特征?

 

王殿昌:潮间带是介于平均大潮高、低潮位之间的海水活动地带。据中国第一次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1980~1986年)数据显示,我国潮间带面积为2.1万平方公里。潮间带是稀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海岸带生态系统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空间载体。

 

潮间带地域狭长且不连续,沿海岸线不均匀分布,其宽度随地形地貌的不同而不同,宽度从零至十几公里不等,呈现沿海岸线非连续的带状分布特点。潮间带生境类型多样,包括滩涂、红树林、珊瑚礁等,且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中转站,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生态功能。

 

根据底质特征与空间形态,潮间带可分为基岩潮间带、砂质潮间带、淤泥质潮间带和生物潮间带。

 

基岩潮间带的底质以基岩为主,经过长期的海洋动力过程作用形成岬角、港湾相间的地带。一般而言,基岩潮间带宽度较小,岸坡陡峭,海水直逼悬崖,海岸景观秀丽。

 

砂质潮间带的底质主要为沙砾,是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由沙砾等沉积物质形成的相对平缓海滩。砂质潮间带多发育于基岩海湾的内缘或直接毗连于海岸台地(平原)前缘,其规模取决于海岸轮廓、物质来源和海岸动力等因素。砂质潮间带沙滩环境优美,是构成海洋旅游景点的重要地理单元。

 

淤泥质潮间带的底质基本为粉沙淤泥,是长期在潮汐、径流等动力作用下泥沙沉积物形成的开阔海滩。淤泥质潮间带多分布在有大量细颗粒泥沙输入的大河入海口沿岸,地势平坦开阔,宽达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淤泥质潮间带的生产力较高,是滨海湿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海洋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

 

生物潮间带是由某种生物特别发育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海滩空间。生物潮间带多分布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主要有红树林潮间带、珊瑚礁潮间带、贝壳堤潮间带等。生物潮间带的生物资源丰富,生境独特但比较脆弱。

 

记者:我国潮间带空间资源利用与保护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王殿昌:目前,我国的潮间带空间资源、潮间带生物资源以及潮间带生态系统安全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潮间带遭受属性改变和污染侵害双重压力。产业集聚带动了城镇发展,也加剧了近岸水质污染,陆源和直排入海污染物总量增加,海水环境质量整体下降;主要海湾规划建设大型石化、钢铁、油气储备等产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增加。

 

二是最具潮间带特色的海湾破坏严重。曾有两会代表委员针对渤海问题指出:1958年,渤海面积为8.2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米;1986年,渤海面积变为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若按此速度减少,扣除海平面上升因素,200年后渤海面积将减缩1/3

 

三是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潮间带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洄游生物的产卵场和迁徙候鸟的栖息地,具有十分独特的生态功能。由于对潮间带生态服务功能认识不到位,这种不可再生的稀缺空间资源多被视为没有使用价值的荒滩,成为填海造地首选区域。海洋属性的潮间带从海洋变为陆地,海洋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生态服务功能完全丧失。

 

四是外来物种侵害严重。我国沿海潮间带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大有扩张趋势,本土植物如碱蓬、芦苇等的生态位被互花米草取代,越冬水鸟的栖息和觅食场所遭到严重威胁。互花米草扩散已威胁到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影响了红树林生长繁殖。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对于潮间带空间规划,您有什么对策建议?

 

王殿昌:要转变用海理念,切实保护潮间带自然空间,严禁改变潮间带自然属性;建立健全海洋督察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保护海湾、海岛、滩涂、河口湿地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制订实施潮间带保护行动计划,整治外来物种侵害海域。

 

转变潮间带空间利用理念。潮间带是稀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地位特殊,经济价值极高。利用潮间带空间资源,必须树立科学用海理念,增强全民保护意识,规范用海活动行为;保护潮间带空间资源,必须提高对潮间带“生产要素”与“消费要素”的价值认知;保护潮间带海洋物质资源,必须从保护承载海洋物质资源的空间抓起;提升潮间带生态服务功能,必须从保护潮间带的生态系统安全抓起。

 

建立健全保护潮间带的协调机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涉海管理职责交叉问题。建立滨海地区钢铁、化工、核电、海上风布局的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联合审批(核)机制。建立公众参与滨海重大项目审议机制,尊重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建立重大工程项目用海督察与追责制度。

 

完善保护潮间带的保障制度。坚持陆海统筹,研究制定全国海洋特色城市建设规划和湾区协同发展战略,创新引领沿海地区优化发展。推进海洋区域立法,启动海湾保护条例研究,全面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推进实施潮间带保护重大工程。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制订实施海湾保护、滩涂湿地保护、外来物种整治行动计划,保护潮间带生境安全,提升潮间带生态服务功能。开展互花米草整治工程,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