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海洋预报[27日16时]:3月28日广西沿海为半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9:10、20:0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02:40、14:00前后。广西近岸为0.3米左右的小浪,北部湾北部为0.4-0.8米的小到轻浪。近海水温为22.5℃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广场

寻求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最优解

2020-11-13 15:00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王自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碧海银滩也是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海洋生态整体稳中向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十四五’时期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在近日全国政协召开的“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相关领域委员与国家相关部委开展协商交流、建言献策,共同谋划海洋事业发展蓝图。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如何推进国家海洋治理现代化,缓解我国陆域发展资源困境和环境承载压力?如何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座谈会上热议的焦点。

推进国家海洋治理现代化

加快推进国家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拓展我国蓝色发展空间,缓解我国陆域发展资源困境和环境承载压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供给,更好地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为此,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建议,中央尽快印发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指导性文件,国务院抓紧编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方案和“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适时召开中央海洋工作会议,对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主委黄武提出了构建集中统一的海洋执法管理体系的建议:“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涉海部门和海警应加强对陆源污染、海上移动污染源的监管,更新油污、垃圾处置等标准,建立更畅通的海上污染事故处置和修复监管机制。”

“智慧海洋是认知海洋、经略海洋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何广顺格外关注智慧海洋工程的体系化建设,他认为应借鉴“航天工程”等重大工程的体系化管理与建设模式,构建以自主可控的海洋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智慧海洋体系,打通涉海部门间信息壁垒,整合各类海洋信息资源,实现海洋感知透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智慧应用。建议在加快海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海洋自主感知能力、促进海洋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海洋信息智慧应用服务4个方面发力。

健全完善海洋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也是委员们的共识。包括尽早出台海洋基本法,加快制定海岸带管理法,及时修订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等。

打一场海洋综合治理攻坚战

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人民币,10年间翻了一番。在海洋成为“蓝色引擎”的同时,海洋生态系统承载着来自陆海的双重污染和开发压力。发展海洋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如何实现双赢成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职),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看来,良好的海洋生态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海洋开发必须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在陆域取得重要进展,海域生态环境问题也应引起重视,在“十四五”时期打一场海洋综合治理攻坚战势在必行。

“要充分认识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把海洋能源、矿产、水产品、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纳入‘十四五’规划,推动陆海统筹发展的绿色繁荣。”蒋作君建议制定蓝色国土综合治理和保护规划,坚持深海、海岛、河口海岸等陆海产业统筹布局。

黄武建议加强海洋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工作,由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定期联合组织开展全面的海洋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调查,摸清底数,加强信息共享。

推动海洋资源开发迈向深蓝

油气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其供需形势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海油服湛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郝振山提出,要加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向深海跨越。

就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郝振山建议,要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同时在政策上继续大力支持深海油气开发。此外,抢占深水技术创新高地十分重要,须及时整合资金资源,解决核心设备制造及产业升级难题,加大技术攻坚,建立专项研究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赵进东提出,21世纪初,围绕深远海的“蓝色圈地”愈演愈烈,深海的进入、探测和开发体现的是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因此,应持续加大深海核心技术装备的研发投入,努力在海洋仪器装备的新材料、新能源、通讯、传感与芯片、导航定位和智能化方面掌握独有的核心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已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杭州市政协主席潘家玮建议,科技等部门要加强海洋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海上试验场等平台建设,深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作,逐步推动大型设备等国有科研资源向符合条件企业开放,形成创新合力。同时应及时编制海洋能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制订海洋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海洋能开发利用的目标和重点,强化示范应用,密切科研协同。

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一定成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还应看到,部分传统海洋产业仍处于转型升级攻坚期,海洋产业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有待提升,北、中、南三个海洋经济圈发展不够协调,迫切需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产业发展水平。

针对如何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曹卫星建议,应鼓励发展海洋高端服务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完善海洋科技成果交易和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覆盖度,培育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同时完善涉海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海域使用权抵押、海洋资源资产收益等创新金融产品。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会主委,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局长蒋和生特别提到了海洋牧场的建设问题。在他看来,海洋牧场有望成为海洋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议支持国内大企业远洋捕捞,并研究确定四大片海域伏季休渔的准确时间。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全面贯彻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深圳市政协原主席戴北方认为,对标纽约、伦敦和新加坡,不仅需要继续发展海洋产业,而且要在海洋金融、教育、服务、环境方面争取全球认可的话语权,不断吸引全球领先的高端海洋科技和人才集聚。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