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京先后召开秘书处工作会议、秘书长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2021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 会议精神和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精神, 对基金会2021年 工作任务进行了研究细化。
记者从秘书处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基金会围绕全球海洋治理、海洋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主动开展了-系列公益项目,可初步划分为8类项目。
第一类为“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的“海上丝路”项目,主要包括资助18个“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编制海洋空间规划,帮助其培训海洋管理人才、制定海洋治理制度、建设海洋管理信息系统,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助力“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等。
第二类为“聚集海洋高技术资源,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桥梁纽带项目,主要包括以蓝色经济国际联盟等为平台与世界知名商会、投资机构、沿海城市开展合作,发布《中国沿海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投资信息》《中国沿海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举办中外海洋经济高端论坛,促进国际海洋领域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等。
第三类为“构建高端海洋交流平台,助力中国海洋话语权提升”对话交流项目,主要包括主办“亚太海上航行安全论坛”“太平洋岛国发展与海洋治理论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及岛屿国家海洋空间规划与蓝色经济发展研修班”, 参与举办“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永续海洋论坛”“ BBNJ国际研讨会”“ 中欧海洋与海洋法国际研讨会”等。
第四类为“聚焦海洋重大问题研究,助力海洋治理体系建设”咨询建议项目,主要包括海洋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扩大内需与发展海洋经济、弘扬“海上丝路”沿线海洋文化、建设东北亚海洋经济圈等。
第五类为“宣讲海洋权益与外交知识,激发大学生海洋家国情怀”教育项目,主要包括联合主办周边涉海外交知识系列讲座活动,选拔数十名优秀学子赴南海考察,开展海洋法律与权益知识培训等。
第六类为“捐建海洋图书馆,培养青少年人才”海洋育苗项目,主要包括充分 发挥基金会在全国38所中学捐建的海洋图书馆的功能,推动“三进一出” ,让海洋书籍进书包、海洋教学进课程、海洋成绩进学分,鼓励学子报考海洋专业。组织开展海洋知识竞赛、教师海洋教学演讲竞赛、海洋专家讲座、教师海洋知识培训、中学校长海洋教学研讨会。对建设海洋图书馆的学校实施奖励,对成功考取海洋专业的优秀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等。
第七类为“守护美丽岸线,我们共同行动”生态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组织开展海洋净滩活动,支持福建宁德等地开展海洋生态修复,研究论证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生态修复方案,资助40多家地方性海洋公益组织开展活动等。
第八类为“宣扬海洋文明成果,讲好中国海洋故事”海洋文化项目,主要包括组织开展“中国与周边国家涉海合作成果外宣”系列活动,主办“讲好中国海洋故事对外宣传”系列活动,共同主办全国融媒体海洋文化大赛、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
秘书处工作会议上,基金会秘书处办公室、财务部、“海 上丝路”部、蓝色经济部、资源生态部、科教文化部,以及基金会海洋空间规划研究院秘书处等部门的负责人介绍了各自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细化方案编制情况,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各自单位承担的基金会相关工作进展。
针对秘书处下一步工作,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提出3点要求:
一要 提高政治站位。基金会组织实施的各个重点项目是以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为根本职责和使命而确定的。秘书处工作人员要把做好工作与展现个人才华、创造社会价值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主动担当作为。
二要提高工作效能。基金会主导和资助的项目有上百个,秘书处要“集零为整”,整合归类,统筹谋划安排重点项目,提高项目综合效能。
三要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执行力。秘书处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养,增强编写项目实施方案和组织开展项目实施的工作能力,提升组织资源、统筹资源、利用资源的工作水平,提高语言表达、文字写作、组织协调、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秘书长工作会议上,潘新春通报了2021年基金会工作要点,并对基金会实施 的8类重点项目进行了讲解。按照计划,2021年, 基金会将完成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发展规划编制、调研论证“海洋贡献奖”的设立、研究海洋智库建设方案、完善海洋空间规划研究院工作机制、推动蓝色经济国际联盟成员参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等。
自然资源部海洋工程咨询中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等基金会理事单位代表参加了秘书长工作会议。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