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海洋预报[7日16时]: 4月8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1:20时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2:00前后。近岸为0.2米左右的小浪,北部湾北部为0.2-0.6米的小到轻浪。近海水温为21.5℃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内快报

中越联合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1亿多尾鱼虾类苗种放流北部湾海域

2023-05-11 17:12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5月6日,由农业农村部、自治区政府和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东兴市北仑河口“山海相连地标广场”举行。

本报东兴讯(记者/吕海锋 文/图)放流1亿多尾!5月6日,由农业农村部、自治区政府和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东兴市北仑河口“山海相连地标广场”举行,旨在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持水域生态平衡的同时,提升区域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进两国渔业关系迈上新台阶。

中越渔业合作由来已久。自2017年起,中越双方落实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养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已在北部湾联合开展了5次增殖放流活动。其中,中方累计向北部湾放流真鲷、黑鲷、长毛对虾等各类水产苗种超过2.26亿尾。

与前5次活动相比,当天增殖放流的品种达到8种,数量为1.0055亿尾,两项数据均突破历史新高。更为不同的是,此次增殖放流引入卫星跟踪、环境DNA检测等先进手段,并对3万尾苗种进行体外标记,这将有利于对放流效果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估。

“从2017年到2022年的监测评估效果来看,中越北部湾增殖放流效果非常好,相关放流种类回捕率在11%至39%之间,有效增加北部湾渔业资源数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吴恰儿介绍,从经济效益角度来分析,中越北部湾增殖放流投入产出比约为1︰5.6,让中越沿海渔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