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海洋预报[10日16时]: 4月11日广西沿海为半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5:20、18:4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3:10、23:45前后。近岸为0.6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0.5-1.2米的轻浪。近海水温为21.5℃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内快报

2023年度全国海洋观测技术培训会在广西北海成功召开

2023-10-26 16:52     来源:中国海洋观测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为切实做好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与运行管理技术支撑,加强海洋观测技术培训与宣传教育,根据全国海洋预警监测年度工作要求,“2023年度全国海洋观测技术培训会”在第34个国际减灾日(10月13日)之际于广西北海召开。

在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司指导下,本次培训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观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牵头并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中心联合举办,有关领导、专家和会议代表共85人线下出席,线上参加部分内容培训的出席人员达300余人。

培训合影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领导致辞

此次会议组织安排了海洋观测网规划、管理、新装备发展和技术应用,海洋预报及资料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内容。特邀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题授课。


专家授课

“海洋离岸定点观测平台技术进展”

    邵毅正高级工程师在“海洋离岸定点观测平台技术进展”课程中介绍了海洋离岸定点观测平台的概念内涵、技术体系和国内外发展概况,从离岸定点观测平台测量范围、测量效果、载荷能力、环境适应性、作业便捷性、数据传输时效性等技术提升方向介绍了近年来主要研究进展和技术成果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当前技术发展成就以及存在的短板,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海洋站代表性评估与分级”

    张翼飞正高级工程师在“海洋站代表性评估与分级”课程聚焦海洋站点代表性评估和分级管理两个技术规程。一是从海洋站点基本信息、水文环境和气象环境等方面调查,到环境的一般评估和综合评估进行介绍,讲解了如何编写评估报告,并在海区局选取3个代表性海洋站评估案例进行进一步分析。二是针对当前海洋站业务需求的变化,对海洋站分级差异化管理的原则、分级方法、分级程序等进行了讲解。

“海洋观测网规划与海洋观测网装备体系设计”

    王祎正高级工程师在“海洋观测网规划与海洋观测网装备体系设计”课程中讲解了规划设计海洋观测“有形之网”和“无形之网”时,在观测需求、应用场景、核心要素、手段和装备、服务产品以及观测业务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考虑,并对海洋观测网规划编制的体系架构和约束指标进行了简要解读。当前,我国涵盖陆基、海基、空基、天基海洋观测系统的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基本建成,针对不同需求和业务场景进行观测装备的科学部署与合理选型,可以更好发挥观测网效益、降低综合运行成本。课程在介绍一些海洋观测技术主要进展的基础上,同时介绍了我国业务化海洋观测装备体系设计研究情况以及有关新技术装备业务应用的考虑与建议。

“我国“妈祖”系列海洋数值预报模式研究进展和海洋观测资料应用”

    原野研究员以“我国“妈祖”系列海洋数值预报模式研究进展和海洋观测资料应用”为题进行了授课,在分析海洋数值预报模式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自然资源部在组织发展以“全球化、自主化和低碳化”为主要特征的“妈祖”海洋环流-海冰耦合、海浪、风暴潮和地震海啸系列数值预报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报告突出了海洋数值预报的“三要素”即观测、算法和算力。卫星、浮标等海洋观测资料在提高预报精度、验证海洋模式中发挥核心作用,可持续滚动迭代的数值模式和人工智能算法是海洋预报的“芯片”,而基于CPU/GPU异构并行的高效低耗数值模式是当今及未来预报向高分辨率、多过程耦合发展的保障。


“波浪谱观测技术与装备”

    王斌正高级工程师在“波浪谱观测技术与装备”课程中,从理论和实践应用两个维度介绍了波浪及其影响、国内外波浪谱观测技术现状、我国波浪谱观测技术突破与典型应用,并探讨了我国波浪谱精细化观测方法以及与数值预报模式之间的结合应用。报告中以多海域的实际应用结果指出,我国自主研发的“前哨”波浪谱浮标功能上达到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具备取代进口设备开展业务化观测的能力,通过新型波浪谱浮标的布局建设,可实现波浪谱全要素自动化观测能力,实现风浪和涌浪要素实时分离,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全面提升我国波浪全要素、高精度、智能化观测能力。

“海洋观测无线电政策及法规导读及频率申请技术”

    王心鹏高级工程师在“海洋观测无线电政策及法规导读及频率申请技术”课程中主要从本年度国家发布的最新无线电政策法规和无线电频率申请、无线电台(站)设置使用申请流程两个方面展开介绍。在政策法规讲解中,对无线电管理条例、频率划分、发射设备管理、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等规定进行了详细介绍;在频率申请讲解中,以海洋雷达无线电频率和台(站)申请为例,详细讲述了申请条件、流程、申报材料等具体内容,对其中涉及的无线电专业术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释义。

“海洋观测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技术与工作研讨”

    关一高级工程师在“海洋观测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技术与工作研讨”课程中从全国海洋观测网运行监控与备件管理业务系统的系统设计、业务需求以及用户实操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海洋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系统,讲述了运行状态监控系统近年来业务工作的成果和下一步考虑。

    本次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参训人员既有来自沿海地方海洋预警监测领域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也有来自自然资源部海洋中心和海洋站的一线工作人员。参会代表对本次培训会从组织策划、课程设置、专家讲授等方面均给予了较高评价,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建议继续组织更大范围的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为全国海洋观测业务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助力提升我国海洋观测业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各单位组织线上观学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