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海洋预报[29日16时]:4月30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21:3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07:50前后。广西近岸为1.6米左右的中浪,北部湾北部为1.2-2.4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8.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内快报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大新着力打造现代化边疆文旅名城观察

2024-01-19 15:39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重实效 强实干 抓落实

本报记者 陈明桂 管林华  通讯员 梁 婷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文旅产业、养老产业、大健康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处于中越边境线上的崇左市大新县,生态环境优美,文旅资源丰富。2023年1月,大新明仕旅游度假区被确定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崇左首个、广西第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同年9月,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成功试运营。

近年来,大新县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以德天跨国瀑布、明仕田园、峒那·屿湾等知名景区景点为主线,以秘境丽世度假村、明仕山庄、明仕那里田园社区、老木棉酒店等精品酒店为龙头,高质量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成果,着力打造现代化边疆文化旅游名城,在持续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征程中展现更多新担当,不断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串珠成链:生态优势化为发展优势

“心心念念了3年,这次终于看到德天瀑布了。”2023年12月11日,来自北京的游客陆先生,看着气势磅礴的中越德天(板约)跨国瀑布,感慨不已。

“2023年的游客接待量将近200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了30%以上。”中旅广西德天瀑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宗军也很兴奋。

明仕田园明仕河上,竹筏划水而过,留下荡漾绿波。八方游客,在船上欢笑着互相打招呼。

“2023年我们接待量比2019年大约增长30%。”大新明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明仕山庄总经理万江燕说。

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黑水河水质常年保持优良等级。明仕河清且涟漪、黑水河绿波荡漾……伴水而居,亲水而游,两条河让大新文旅产业乘势而起、顺势而兴。

2023年9月,由重庆华邦旅业投资开发建设并运营的峒那·屿湾试运营,成为大新全域绿色旅游生态圈又一新坐标。

“试运营以来,来自广东、贵州等全国各地超过9万人次游客慕名而来,领略这里的山水风情。”峒那·屿湾景区负责人陈思安说。

近年来,大新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覆盖率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全区前列,荣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等称号。同时,该县加强招商引商,多方合力不断推动项目落地,不断盘活文旅发展一盘棋,让绿水青山保值增值,构建起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明仕田园、峒那·屿湾景区多点开花、串珠成链的文旅生态圈。

“建设运营峒那·屿湾景区,大新县委县政府和各个部门,在流转土地、项目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推进,使得景区得以按期试运营。”陈思安说。

广西旅游抽样调查统计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大新县接待游客638.05万人次,同比增长108.46%;实现旅游总消费55.66亿元,同比增长121.75%。

文化润景:提升边疆文旅名城格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明确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向。

大新的侬峒文化、土司文化、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如何在实践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新县以“打造现代化边疆文化旅游名城”为支撑,探索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样本。

“田园社区开业的时候,结合当地侬峒节文化元素,举办了自己的侬峒节,邀请村民和游客一起参加,持续打造特色民俗文化品牌。”那里田园社区负责人喻瑜对于“以文塑旅”,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不断提升软服务,从一句问候到一道菜品,从待人接物到与游客互动,每个员工都参加培训,既展示我们当地老百姓淳朴的一面,又展示我们服务专业化的一面。”这一融合模式,喻瑜更愿意称之为“在地文化,国际表达”。

融入“在地文化”,不断提升边疆文化旅游的格调品味,正日渐成为大新人的共识以及实践。

2023年12月20日,明仕山庄里,连排的24个房间正在加紧改造。“这些房间是壮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我们按照‘民族风+现代风’的设计进行升级,传承展示了大新当地民族民俗文化审美元素,也融合现代生活的便利化设施,满足人们对中高品质旅居生活的追求和需求。”明仕山庄总经理万江燕说,山庄在升级改造基础设施中,更注重以文化的魅力留住游客。

乘舟划水,黑水河沿岸风光渐次入眼,水上幻境、官田农场、燕子洞、霞客栈道等景观,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流转……原安平仙河景区于201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原生态景区,201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峒那·屿湾旅游景区在原安平仙河景区基础上开发运营起来的。

“安平这边有较深厚土司文化,徐霞客也曾游览过此地,高腔诗雷在景区传唱传承,所以我们在建设景区都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进去。”已有20多年景区运营经验的陈思安,与记者分享峒那·屿湾的初衷和蓝图。

在陈思安看来,“有文化内涵的景区景观,才会让游客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更足。”

大新县以获得“中国侬峒文化之乡”“中国土司文化之乡”称号为契机,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胜势。

联农带农:扎实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

文旅产业是富民产业,如何扎实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让更多群众真正享受到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源源红利?“我们以着力打造现代化边疆文化旅游名城为支点,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实践联农带农、文旅富农等模式,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兴边富民成果。”大新县委书记施展说。

近年来,大新依托德天跨国瀑布、明仕田园、峒那·屿湾、龙宫仙境等龙头景区带动,探索实践了“龙头景区+农户经营”旅游发展模式,发挥景区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全县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000多人,由传统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变为农旅融合的多元经济发展。

“那里田园社区项目给周边村民至少带来‘三金’,一是股金,每年我们会给到村集体12万元的固定分红;二是租金,项目共流转了387亩土地,每年给村民或村民合作社总共有30多万元土地流转金;三是薪金,社区现有员工100多人,90%员工都来自本地。”喻瑜细数联农带农的经验做法。

一个酒店盘活一片田,一个社区带富一批人。“发展文旅产业,其实是离不开乡村的。”喻瑜深有感触。

德天村紧临德天跨国瀑布景区,靠边吃边、靠景吃景,该村成立广西德天屯旅游服务公司,为景区游客提供竹筏、观光车和旅拍等服务项目,充分享受景区发展的红利。据了解,2023年竹筏旅游服务收入1600万元左右,比2019年增长了30%。

“每家每户都出人到服务公司上班,一年下来,工资加年终分红,每家能拿到30万元左右的收入。”德天屯村民闭开晶很开心。

联农带农,带动的不仅仅是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致富,更联动给他们带来新理念、新视野。

“我们度假村有160个员工,大概140人都是本地周边群众。食材配送、流转400亩地用来种水稻等,都会给当地群众带来增收。还有一条很重要,这140名本地员工从国际品牌持续的培训中学到了技能,开拓了视野,以后就算不在这里工作,到南宁或其他地方的星级酒店工作,做主管是没问题的。”秘境丽世度假村总经理杜鹏说。

“这几年我们的重点放在员工的服务技能培训上,培育村民增强自信,因为不光是我们企业要自信,民族要自信,个人更要自信。”喻瑜对如何在做好企业经营的同时更好联农带农,说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