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海洋预报[29日16时]:4月30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21:3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07:50前后。广西近岸为1.6米左右的中浪,北部湾北部为1.2-2.4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8.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内快报

向海图强 激活“蓝色基因”建设海洋强区

2024-01-26 16:13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月21日,在中国船舶集团广西造船有限公司,大型货轮修造作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报记者 周 军/摄

(数据来源:自治区海洋局 整理:莫迪 制作:蓝敏)

两会聚焦

2023——

■成功举办广西—东盟国家海洋经济产业推介会,首次与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双向推介

■广西最大30万吨级干散货自动化码头平台全线贯通,全年海港货物吞吐量接近2亿吨,同比增长26.2%

■全国首条直通中越边境的城市高铁防东铁路开通运营,广西交通强国试点工程思防高速、西部陆海新通道工程国门大道建成通车

■沿边临港产业园区钦州片区各项指标均排广西7个片区第1位

2024——

■打造向海经济北部湾先行区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船舶等产业集群化发展

■建设海洋牧场,壮大海产品精深加工业

■培育发展涉海高端服务业,推动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海洋强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打造向海经济北部湾先行区;推动海洋工程装备、船舶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海洋牧场,壮大海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发展涉海高端服务业,推动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海洋强区。

如何拓宽向海视野、凝聚向海共识、强化向海思维,进一步激活“蓝色基因”、做强“蓝色产业”,代表委员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八桂向海,凝聚向海共识

思路决定出路,向海图强前提是凝聚向海共识。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一直是744万玉林人以及220多万玉林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梦想。”玉林市委书记王琛代表表示,玉林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强化全市域向海思维,一手抓码头建设,与北部湾港务集团、北海市在铁山港东岸合作共建广西铁山港东岸码头(玉林海港码头);一手抓临港园区建设,打造龙港新区玉林龙潭产业园区,引进华友锂电、柳钢中金等千百亿链主企业,从无到有布局临港工业。2023年底,玉林海港码头正式开港,玉林龙潭产业园区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通过“借地建港”创新举措,玉林“借道出海”正发展成为广西向海图强新增长极。

“作为内陆地区的设区市,河池要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加速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强化互联互通水平。”河池市副市长曹崇俊委员认为,同时以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为定位,把独特的文化、旅游、康养、长寿、生态等资源禀赋,积极对接和融入向海经济大环境,聚焦有色金属、茧丝绸和长寿食品、林业等传统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广西向海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持续完善的通道建设。

“防城港市在畅通‘向海动脉’和‘向边动脉’上发力。”防城港市市长黄江代表介绍,广西最大30万吨级干散货自动化码头平台全线贯通,全年海港货物吞吐量接近2亿吨,增长26.2%,较2022年同期增加4030万吨,成为近十年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一年;全国首条直通中越边境的城市高铁防东铁路开通运营,广西交通强国试点工程思防高速、西部陆海新通道工程国门大道建成通车,全市“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和“客货两畅”铁路网基本建成。

向海而兴,壮大临港产业

以港兴产,以产助港,加速推进临港产业发展,是向海图强的抓手。

“向海经济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区海洋生产总值从2019年的1612.5亿元增长到2021年1828.2亿元,年均增速6.5%;广西向海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自治区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瑾瑜委员介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千亿级”临港临海产业聚集发展。2022年,北部湾经济区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2023年,我区启动新一轮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向海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临港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显现。“2023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累计达52家;绿色化工等五大主导产业贡献产值1641.3亿元,园区全年工业产值1725.4亿元,同比增长7.2%。”北海市铁山港区区长、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莫华福代表表示。

钦州市市长王雄昌代表介绍,2023年沿边临港产业园区钦州片区各项指标均排广西7个片区第1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双进入国家经开区百强,钦州石化产业园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千亿级专业化工园区,建成全区首个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装备基地。

一湾相挽,发展蓝色经济

一湾相挽十一国,向海筑梦踏浪行。向海图强离不开国际合作,开展海上丝路蓝色经济行动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展蓝色伙伴关系行动推动国际合作走深走实,这是蓝色的希望。

“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加挂‘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的牌子,重点围绕海洋治理研究与合作、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三重使命,推动我国海洋科技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标准、产品等落地广西和东盟国家。通过整合国内外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强化科技、人才、技术等领域全面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壮大广西向海产业,加快建设海洋强区作出贡献。”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徐兴永代表介绍,研究所以海洋科技合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分别与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教育或行政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并签署国际合作协议6份。

“广西积极开展向海经济产业招商行动,2023年成功举办广西—东盟国家海洋经济产业推介会,首次与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双向推介。”谢瑾瑜表示,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前景看好。

(统稿记者 莫 迪 采写记者 邓盛龙 卿要林 苑长军 覃鸿图 康 安)

数据

2023年我区坚定不移向海图强

全区批复(出让)用海项目137个

涉及面积5201.34公顷

批复项目用岛4个

涉及项目投资总额300.9亿元

应征收(含免缴)海域使用金5.62亿元

建设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13个

累计创建广西海洋科普和意识教育示范基地28个

全区自然岸线保有率37%

高于国家管控目标2个百分点

新增布设海洋生态调查站位150个

海洋生态监测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优良,总体综合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