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海洋预报[20日16时]: 12月21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9:3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9:50前后。近岸为0.5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0.8-1.2米的轻浪。近海水温为17.5℃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内快报

广西海洋产业向“新”求“质”

2024-12-11 16:09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左一)向媒体介绍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安海燕 摄


“打造好向海经济”“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向海经济发展念兹在兹。

广西牢记嘱托,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区,组织实施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和广西海洋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强化海洋资源要素保障,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海洋开放合作,努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去年,全区海洋生产总值达2568亿元,成为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2月5日,18名海洋领域院士专家应“八桂之约”聚智南宁,参加广西现代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恳谈会、大讲堂,为广西现代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会诊”。

“不缺水”的广西,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向海水淡化技术要水安全保障

“目前,广西的海岛应用海水淡化技术以解决淡水供应问题。但海水淡化技术还可以应用在更多方面。”8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说起海水淡化如数家珍,“比如海水直接利用,比如工业废水处理,比如海水中丰富的矿物和生物资源利用……”

作为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膜法水处理技术带头人,高从堦介绍了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的发展历程。从1967年开始的全国海水淡化大会战,到2023年我国建有156个海水淡化工程、工程规模252万吨/日,海水利用一直是国家科技发展优先主题之一,为我国饮用水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100万吨/日海水淡化为例,若实现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除淡水外,可年产1000万吨工业盐、100万吨钾肥、5万吨溴素、100万吨镁盐……估计新增产值约80亿元。”

高从堦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海水综合利用场景,令人神往。海水直接利用可用于冷却、脱硫、海上油田注海水采油技术、大生活用水;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可以用来制盐及其他重要资源提取、海水提铀、稀有元素提取;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电、热、汽及其他工业联产,可实现生态产业链。

就如何提升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水平,高从堦建议,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工程示范,加快产业融合,完善产业链条,关注海水、用水与废水等市场,强化淡化技术在增水、水质和治污上的辐射和推广,提高和满足用水需求与安全。

当天,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与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金矿绿色开发与利用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联合实验室将依托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在生物工程、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与人才资源,结合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金矿提取剂产品和配套产业链方面的优势,针对金矿开发过程中的生产难题和矿山生态问题,以绿色提金材料研发应用、金矿尾水/尾渣资源化治理、尾矿生态修复等方向作为研究目标,通过产研结合、协同攻关,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提高金矿绿色开发水平、降低过程能耗,助力企业技术升级和绿色矿山建设,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相文玺介绍,2023年,《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实施,提出“鼓励沿海临港工业区以及沿海电力、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以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普及推广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应用,提高海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海岛及滨海旅游区开发建设需求,推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落地。‘十四五’期间,全区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左右”。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将发挥自身优势,紧扣广西需求,强化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助力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事业高质量发展。

站在“海洋工业文明”的起跑线上,广西的新赛道在哪里?拥湾发展,拓展蓝色空间

海洋生物矿物橡胶填料、海洋生物矿物板材制造、海洋生物矿物农业种植……北京大学教授鲁安怀在《海洋生物矿物产业新赛道》讲座中,介绍了当前高附加值海洋生物矿物产业应用案例,为与会嘉宾一观神奇海洋打开了一扇窗。

用海洋生物矿物蛋白质替代白炭黑橡胶填料。由海洋硅藻调控形成的微纳米蛋白石矿物在橡胶补强方面显著优于合成白炭黑物化性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开发海洋生物矿物生产硅藻板新产品。主要原料为海洋硅藻蛋白石,是一种无甲醛、不含木材、绿色环保的产品,可替代传统的生态板、密度板、刨花板、多层板、三聚氰胺板以及防火板,等等。

利用海洋生物矿物促进生物光合作用。已开展稻田灌浆期试验、小麦田灌浆期试验、花生田间试验、红薯田间试验、甘蔗田间试验。其中,2024年9月6日,专家组现场实收测产结果表明,川优617(水稻)增产高达33.04%。

“基于目前的认知能力和科学预判,结合广西的海洋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广西未来海洋产业主要表现在5大领域。”原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乃胜认为,站在“海洋工业文明”起跑线上,思考未来海洋产业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李乃胜判断,未来海洋产业主要表现在海洋健康、海洋能源、海洋信息、深海远洋、海洋生态修复5个领域。结合广西的区情、海情,他建议:

——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北部湾海洋水产品总量规模可观,可通过传统海洋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建设“海上粮仓”“蓝色药库”,既保证优质蛋白供应,又可以通过海洋天然活性物质提取、先导化合物筛选、海洋天然产物利用,打造海洋保健品、药物、医用材料等产业。

——腾笼换鸟,打造新质生产力。如北部湾沿岸地下盐卤资源丰富,但“盐碱溴”等传统产业经济效益较低,可发展高纯、高强、高轻的“新型盐卤轻金属”产业,打造新的产业集群。

当天,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武汉科技大学科研团队、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广西大学海洋科学广西院士工作站成立。

“一湾相挽十一国”,广西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在哪里?向“新”求“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瑾瑜介绍,2023年,全区海洋生产总值达2568亿元,同比增长9.3%。海洋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2%,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稳中向好,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成为拉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蓝色引擎。

为确保全区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持续强化海洋资源要素保障,助力高质量发展稳健前行。

——海洋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全力做好海洋资源要素保障服务,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切实服务保障平陆运河、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海上风电、核电等一批涉海重大项目落地。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水平不断提高。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大规模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推进海域、海岸带和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形成北海冯家江、钦州孔雀湾、防城港西湾红沙环等一批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广。北海涠洲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今年以来,已整治修复岸线17.3千米,生态修复面积超300公顷,推动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能力持续完善。今年首次发布年度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全面展示广西管辖海域的生态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目前,广西已设置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站位近200个,站位数量居全国前列,监测涵盖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13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掌握广西海洋生态资源状况和生态风险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海洋的连通性和开放性,注定了海洋是一门“世界语言”。广西沿海沿江沿边,“一湾相挽十一国”,在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不断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外交流合作水平。

海洋科技创新动力日益增强。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四所)加快打造成为广西海洋科技创新生力军,建立热带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海洋遥感中心)。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活力持续增强,海洋领域自治区实验室加快筹建,广西首个海洋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渔场养殖装备项目启动实施。全区累计认定40个省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向海经济人才支持专项项目,提升向海图强人才支撑能力。广西大学、北部湾大学推进海洋学科建设,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海洋领域人才小高地。

海洋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拓展。广西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参加第八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助力发展国际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与东盟国家共同发起或参与国际和区域性科学计划。钦州市被授予联合国“海洋十年”西太地区海洋空间规划示范区。海洋四所联合浙江大学开展中国-东盟国家海洋国际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海南自贸港等产业协同发展,共建北部湾城市群,努力构建以陆带海、以海促陆的陆海协同一体化新格局。

海洋数智场景应用不断丰富。广西拥有海洋观测数据系统、海岸带综合管理平台等多个专题涉海信息系统,海洋渔业、海上安全作业、海上执法、港口等领域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全面推进。广西智慧海洋监管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成后,将统筹汇聚国家、自治区、沿海市县涉海数据,有效促进海洋数据开放共享和增值服务,助力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区建设。

风起北部湾,向海正图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