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填补广西海监机构缺乏大型巡航执法公务船的空白,中国海监广西区总队、钦州市支队、防城港市支队在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新建3艘海监维权执法专用船,其中1000吨级1艘,600吨级2艘。为此,自治区海洋局成立了省级海监维权执法专用船建造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各项资金已经到位,3艘海监船预计将在今年12月下旬开工建造,力争2013年5月底完成。此外,船员招聘工作和执法基地建设工作也正在同步推进。
聘用 “外脑”统一招标
为解决广西海洋系统缺乏船舶建造经验、缺少船舶建造专业人才的问题,建造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聘请技术服务公司,作为造船工作的技术咨询顾问单位。经过分析、比较,他们最终选择了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广州分公司,并于2011年5月4日与该公司正式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从而保证了造船前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确定造船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个性化修改及设备选型。领导小组于今年6月17日召开会议,讨论海监船个性化修改方案及主机设备选型等事项,在技术顾问的协助下,对海监船的操纵系统、喷淋系统和其他设备提出了修改意见。修改后将提高船员与执法人员在航行中的舒适度,使船舶 更加适应执法工作的需要。
按照 《广西海监船建造项目工作流程及进度时间表》安排,船舶建造的下一步工作是向自治区采购中心申报船厂招标方案,争取广西3艘海监船建造和监理项目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对外招标。同时,领导小组还将选择一些造船公司进行考察,了解各公司的造船能力和船舶建造的一般流程及工期,为确定投标公司的选择范围提供参考。
船长、轮机长提前招聘
船舶装备升级后,人力资源的配置也要跟上。在船员配置方面,根据国家海洋局文件,600吨级维权执法船配置船员数量为17人,1000吨级船舶配置船员数量为25人,结合维权执法工作特点,为保证海监船舶正常运行、安全管理,保障船员休假制度的落实,维权执法船舶可配置船员总数1/3的机动船员。
据了解,广西海监船建造工作领导小组已委托技术咨询顾问单位提前对船长和轮机长进行招聘,使船长和轮机长能够参与到船舶建造的整个过程中,协调、解决建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船舶质量及建造进度更有保证,并有助于船舶后期的维护和保养。船长和轮机长还将参与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设备谈判与验收,从而更加了解各项设备的性能,这将有利于船舶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工作。
基地建设预计9月开工
为解决新造海监船停靠及补给问题,根据国家海洋局相关文件精神,广西区总队于今年4月中旬上报了维权执法综合基地项目的相关材料。目前第一期基地建设经费已经到位。
广西维权执法综合基地项目位于钦州市滨海新城沙井片区环岛路东面、北部湾大道南面(沙井岛沙井港),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80.20亩,其中陆域面积130.25亩,海域面积49.95亩。执法码头岸线长263米,可停泊1000吨级执法船1艘、2000吨级执法船1艘和1艘工作船。其他建设内容还包括业务综合楼、维权执法后勤综合楼、执法人员训练场、直升机停机坪、小型油库一座以及其他附属工程。
广西维权执法综合基地项目于2010年12月启动,先后通过了选址规划、岸线使用、用地预审、用海预审、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自治区发改委的立项批复也已下达,今年8月开展招标工作,预计9月开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