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海洋预报[19日16时]:4月20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3:0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2:30前后。广西近岸为1.4米左右的中浪,北部湾北部为1.2-2.4米的中浪。近海水温为27.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内快报

以海洋科技守护北部湾『绿水青山』

访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所长黄大吉

2020-08-04 11:42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高悦 陈立红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7月22日,在广西北海海事码头,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四所)16名科考队员登上“粤科1号”船,驶向北部湾海域,开启了“北部湾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科考首航。

该航次是近10年来北部湾海域首个大型的综合性海洋调查项目,引起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时,今年初正式运行的海洋科研领域“新兵”——海洋四所,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海洋四所的成立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为何选在广西北海?当前建设情况如何?本报记者采访了海洋四所所长黄大吉。

记者:作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海洋综合科研机构,海洋四所为何落户北海,其中心任务是什么?

黄大吉: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是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支点、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站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起点上,中国—东盟合作正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广西迫切需要一个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为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智库支撑。

北部湾兼备陆海的“绿水青山”。当前,北部湾正在加快发展“向海经济”,而科技创新则是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北海市位于北部湾东北岸,东邻粤港澳,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海洋四所落户广西北海,可为广西海洋生态保护、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支撑北部湾区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交流合作,是海洋四所的两个中心任务。根据《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海洋四所将紧紧围绕自然资源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聚焦重大创新方向,重塑科技创新力量,优化科研布局,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与联合创新,明确了自身科技创新宗旨使命和战略定位,以服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践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助力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使命。

近期,海洋四所优先支持了海洋立体观测监测关键技术、海洋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工作,“南红北柳”工程技术中的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的相关科研工作也已展开。

记者:海洋四所在支撑北部湾区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黄大吉:一是营造北部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海洋四所获批共建“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在申报建设“热带—亚热带海洋自然资源保护与修复”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热带—亚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广西重点实验室等。

二是搭建北部湾海洋生态文明开放交流平台。海洋四所成立了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北部湾分会、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分会、北海南珠研究院,协办了第16届中国—东盟国家博览会先进技术展系列海洋科技专题对接会、2019海洋学术(国际)双年会及海洋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等。

三是描绘北部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线路图。海洋四所积极谋划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北部湾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南珠振兴关键技术研究、北海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北海市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钦州湾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容量的累积影响研究、北海市互花米草分布状况调查及防控、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广西智慧海洋工程等项目。目前,部分项目已通过了评审立项。

四是积极践行北部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四所主动承担科研专项,组织实施了北部湾红树林防灾减灾效应评估——以金海湾红树林为例、北部湾海洋经济评估、蓝碳试点、珊瑚礁生态修复、海域资源卫星遥感监测应用示范等工作。

具体来说,2019年,海洋四所积极协助北海市成功入选“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城市,主要实施了银滩中区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冯家江流域生态修复等工程,现已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海洋四所积极协助北海市获批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通过修复堤前红树林湿地、海堤生态化改造、恢复沙滩生态系统功能等措施,打造了海岸带综合防护体系。

同样在今年,海洋四所承担了自然资源部北部湾红树林防灾减灾效应评估项目,完成了北海小冠沙典型岸滩的剖面观测,将开展波浪观测,研究红树林的消波效应,评估红树林的防灾减灾能力。

目前,海洋四所还承担了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钦州湾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容量的累积影响研究”,并对典型生态系统海草床的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深入研究了海草的繁殖生态学,进行了海菖蒲的种子萌发试验。对铁山港青山头的互花米草进行试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恢复了“光滩”原有的生态系统功能。

海洋四所作为牵头单位起草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6部分:海草床》,已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发布实施。

通过开展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终期评估,海洋四所主持编制了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积极谋划广西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推进建设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实时观监测系统。

记者:我们注意到,海洋四所加挂了“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的牌子。对此,海洋四所开展了哪些相关项目?

黄大吉:“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肩负着统筹协调我国与东盟国家海洋科技合作交流的使命,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海洋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此前,海洋四所承办了2018年第六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2019年向海经济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果展示交流会,主办了2019年度中国—东盟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等一系列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会议。

从2018年起,海洋四所连续3年承担了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援外技术培训班项目。截至目前,海洋四所与马来亚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柬埔寨环境部等东盟国家的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并着力推动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

目前,海洋四所正在与东盟国家联合开展中—柬珊瑚礁生态保护与管理合作研究、中—泰典型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和培育技术合作研究、中—马红藻养殖和卡拉胶提取国际合作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在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在海洋赤潮、海洋缺氧、海洋酸化等防灾减灾研究,以及海水养殖、海洋蓝碳等蓝色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

记者:海洋四所成立以来,在基础能力、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黄大吉:海洋四所于2017年1月批准成立、2017年6月筹建组进驻北海、2018年9月正式揭牌、2020年1月正式运行,是由自然资源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以自然资源部管理为主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并加挂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广西海洋发展研究院的牌子。

海洋四所面积223亩,分2期建设,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预计2021年初全面建成。下一步,海洋四所将继续多措并举,引进和培养人才队伍。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