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海洋局组织召开养殖用海管理工作会议,研究推动合理开发、科学管理养殖用海等事宜。旨在科学有序规范管理养殖用海,促进养殖海域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钦州市渔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不同程度存在养殖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局部地区养殖密度过高等问题。例如,大蚝养殖是该市的传统优势养殖产业,茅尾海是主要养殖区,由于养殖规模和密度过大,超出养殖容量,致使大蚝的养殖产量和品质下降,茅尾海的水动力环境也受到一定影响,亟须合理控制和调整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龙门群岛、大风江口等局部海域的非法养殖占用了航道和锚地,部分养殖影响到中华白海豚的栖息环境,需指导养殖户科学合理布局养殖空间,加强禁养区管控,保护钦州大蚝、文蛤、黄金蚬,菲律宾蛤仔等水产种质资源安全,发展绿色生态的规模化养殖。
为科学有序规范管理养殖用海,根治非法海上养殖乱象,促进养殖海域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升养殖用海管理水平,会议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科学编制养殖用海规划;因地制宜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实行养殖用海分区管理;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就近划定原则,主要保障以渔为生的沿海村民生活生产基本需求的海域。
会议要求,要科学管理养殖用海,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鼓励养殖生产经营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采取统规,统建、统管方式规范管理,严控围海养殖,严格执行各类养殖功能区的管控要求。同时,要保障以养殖为生的渔民的用海需求,维护国有海域所有权和养殖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养殖用海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