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海洋预报[15日16时]: 4月16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19:4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04:10前后。近岸为0.2米左右的小浪,北部湾北部为0.2-0.6米的小到轻浪。近海水温为22.5℃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内快报

北部湾港: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推动港口建设新提升

首届北部湾绿色港口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21-08-30 16:10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8月26日,首届北部湾绿色港口发展论坛在北海举行。

8月26日,首届北部湾绿色港口发展论坛在北海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创建绿色港口 打造门户枢纽”为主题,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北部湾办、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办,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国内知名环保专家学者和科研院校专业人士、自治区相关部门和北部湾沿海3市相关负责人以及参与北部湾港建设的企业代表等近100人出席论坛。论坛发布了《北部湾绿色港口发展宣言》,提出了北部湾港“十四五”绿色港口发展愿景。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抓历史机遇,北部湾港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十三五”期间,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从2016年的2.04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2.96亿吨,排全球港口第19位,年均增长10%;集装箱吞吐量从2016年的179万标箱增长到2020年的505万标箱,排全国沿海港口第10位,年均增长29%,远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

今年1—7月,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1亿吨,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9位,同比增长22%,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增速排名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311万标箱,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同比增长20.9%,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增速排名第1位。

在实现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北部湾港进一步夯实绿色发展责任、加强资源统筹协调,推行一系列绿色发展具体举措,努力推进北部湾港向绿色港口转型发展。

——推进多式联运,打造绿色物流。

着力推进“公转铁”。大力推进海铁联运,2020年海铁联运班列开行4607列,同比增长105%;海铁联运量比2015年增长了20倍。  

着力推进“水水中转”。内贸中转量由2018年的4.4万标箱增长至2020年的75.6万标箱;2020年外贸中转完成1.5万标箱,同比增长400%。

着力推进“散改集”。业务量由2017年的22.5万标箱增长至2020年的112万标箱,年均增长71%,大幅减少货物的散落和扬尘。

——调整能源结构,推进绿色用能。

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进场桥“油改电”,各港区投入使用的新能源流动机械达100多台。

鼓励使用岸电,集装箱泊位岸电覆盖率达87.5%,5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岸电覆盖率达61.9%,超额完成交通运输部下达的任务。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绿色基础。

北部湾港近三年环保直接投入超过5.32亿元,年均增长20%。

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各类污水处理站29座,实现港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建成51万立方米雨污水收集池,大幅提升收集能力和回用率。

粉尘治理设施大幅改善。防城港粮食装卸专业化占比68%以上,煤炭、矿石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占比达60%以上;码头所在城市空气优良率均超90%。

固废危废存储场地大幅拓展。建成贮存能力175吨的存储仓库,满足固废、危废存放需求。

——扩大绿化面积,提升绿化覆盖率。

2018—2020年,北部湾港各港区新增绿化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总面积达68.9万平方米,占可绿化面积的80%以上,充分发挥防风抑尘作用。

——加强修复保护,保障绿色生态。

围绕红树林修复保护工作,先后投入6800多万元。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延强在《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发展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期间,北部湾港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绿色发展主线贯穿港口建设、生产、运营等经营活动全过程,到2025年,港口大宗货物绿色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清洁能源占比达到60%以上;散货码头达到三星级以上绿色港口标准,集装箱码头达到四星级以上绿色港口标准,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达到五星级绿色港口标准。

(图文由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提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