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海洋预报[10日16时]: 4月11日广西沿海为半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5:20、18:4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3:10、23:45前后。近岸为0.6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0.5-1.2米的轻浪。近海水温为21.5℃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要闻

中国第十三次北冰洋科考开展海冰综合调查

2023-08-25 17:35     来源:观沧海     作者:魏弘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科考队员布放海冰物质平衡浮标。魏弘毅 摄

8月12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航行至北纬81度附近海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8月20日下午,“雪龙2”号抵达加克洋中脊附近海域,开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作业。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大洋队海冰环境组组长林龙介绍,海冰综合调查作业是此次北冰洋科考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任务包括冰基浮标布放、海冰采样、冰上试验三个部分。根据作业时间不同,本航次海冰综合调查分为短期作业站位和长期作业站位两种。每个短期作业站位作业时间为4至5小时,而长期作业站位时间则可持续3至5天。此外,考察队将借助作业中布放的无人值守设备对海冰进行长期观监测。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工程师、大洋队队长陈超表示,本次北冰洋科考海冰综合调查将体现诸多科考创新,如首次在北极布放次网格尺度浮标阵列、首次在北冰洋使用延绳钓方法调查冰下鱼类,等等。

根据计划,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首日作业主要围绕地球电磁场和地球震动信号等信息的测量展开。抵达首个作业站点后,科考队员通过布放大地电磁仪和海底地震仪收集数据,探查加克洋中脊区域的深部地质构造特征。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沈中延介绍,加克洋中脊是全球扩张速率最慢的洋中脊,深化对其岩石圈结构和演化过程的认知,是认识全球板块扩张机制和非岩浆大陆边缘演化的关键。沈中延表示,本航次基于我国以往北极航次调查成果,继续对加克洋中脊开展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有利于为进一步揭示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和岩浆运动及演化过程,探究超慢速扩张洋脊热液循环机制提供坚实基础。

据介绍,加克洋中脊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是本航次北冰洋科考第二阶段的重点调查内容。科考队员将执行海底地震测量、大地电磁测量、地质取样等8项作业。同时,考察队还将择机继续海冰综合调查作业,预计于9月上旬完成本航次所有科考任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