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3年全球滨海论坛会议上共同发布了《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其中,由自治区海洋局选送推荐的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堤生态化建设案例成为广西唯一入选的全球八大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之一。
生态海堤主体剖面图
生态海堤堤身修复前后植被覆盖对比示意图
(上2012年,下2020年)
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珊瑚礁、牡蛎礁等海岸带生态系统能有效消浪弱流、促淤保滩,是天然的“海洋卫士”,在减轻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世界各沿海国家(地区)在海岸带保护与利用工作中不断探索,涌现出一批生态减灾协同增效的实践案例。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组建研究团队,收录了来自中国、肯尼亚、斯里兰卡、英国等国家的8 个案例,涉及红树林、滨海盐沼、砂质海岸、河口以及海堤生态化等生态减灾措施,生态减灾协同效应辐射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水安全、粮食安全、人类健康、经济社会发展等众多领域,为系统解决社会挑战,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系统修复十年计划和联合国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等愿景和目标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