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海洋预报[29日16时]:4月30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21:3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07:50前后。广西近岸为1.6米左右的中浪,北部湾北部为1.2-2.4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8.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要闻

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现场交流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发言摘登

2024-03-27 16:2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编者按

3月25日,自然资源部在厦门召开“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  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现场交流会”,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交流会期间,厦门、福州两市分别介绍了“厦门实践”和在福州市成功复制“厦门实践”的情况,福建、浙江、北京、陕西、河南、湖南、重庆、广西8个省份的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作了交流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发言如下——

自治区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瑾瑜作典型发言



陆海统筹 擦亮广西生态“金字招牌”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蓝色潜力独一无二,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坚持陆海统筹,持续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保护和建设好北部湾,擦亮广西生态“金字招牌”。

固底色:聚焦陆海统筹,健全规划体系,让绿色发展的底色更深

广西注重规划引领,谋划海洋生态修复空间布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组织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海洋部分),制订了海域保护修复政策总纲;坚持生态优先,完成广西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优化海洋生态格局;细化陆海统筹,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 年)》。同时,规划具体修复布局,强化海洋生态修复全过程监管,完善修复成效评价体系,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因地制宜的科学指引。

提成色:聚焦生态监测,强化预警支撑,让筑牢生态屏障的成色更足

建立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生态系统调查监测及海洋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监测范围涵盖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河口等 9 类典型海洋生态系统,2023 年监测站位达到 286 个。开展全区重点蓝碳生态系统调查评估,有效摸清蓝碳家底。通过持续开展年度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形成长年连续有效的监测数据成果,动态掌握管辖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形成《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报告》《广西海洋生态蓝皮书》等多样化管理决策服务产品。

靓本色:聚焦系统修复,提升生态质量,让“美丽海湾”的本色更纯

广西坚持陆海统筹,以解决生态问题为导向,持续强化海洋生态原真性、系统性保护修复,保护和建设北部湾“美丽海湾 ”。2019至2023年,在广西北部湾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9个,总投资35.45亿元,涵盖入海河口、红树林、珊瑚礁等。整治岸线177.45公里,修复滨海湿地2274.87 公顷。通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现了生态修复与防灾减灾的协同增效,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

壮特色:聚焦打造经典,擦亮“金字招牌”,让“广西经验”的特色更优

实施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共赢,形成海洋生态修复“广西经验”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广。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堤建设入选全球八大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案例。北海市冯家江流域生态修复入选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钦州市 2020 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入选广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涠洲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增亮色 :聚焦开拓创新,探索价值实现,让“生态颜值变价值”的亮色更浓

统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印发《广西蓝碳工作先行先试工作方案》《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调查评估和碳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搭建广西(中国—东盟)蓝碳交易服务平台,探索开展蓝碳碳汇交易及金融服务实现路径。挂牌完成广西首宗生态修复红树林碳汇交易,搭建红树林蓝碳生物多样性示范点,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增加沿岸群众收入,有效将优质生态资产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资本。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