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自治区海岸监测实验室建设项目在北海顺利通过完工验收。项目监管单位自治区海洋局、项目业主单位广西海洋研究院,以及项目参建单位广西海洋发展研究院的代表参加了完工验收。该项目旨在构建覆盖北部湾海域的智能化监测网络,提升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广西在海洋灾害预警能力提升和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迈入“智慧海洋”新阶段。
项目建设亮点:科技赋能 筑牢生态防线
自治区海岸监测实验室建设项目建设历时6个月,集成现代化海洋观测技术、实验中心、大数据分析平台,打造“海-岸”一体化监测系统,包含:
1.智能监测体系:引入全国先进水平的海洋监测设备和技术,首次在广西部署4站海水-地下水多参数综合监测站和2站海气通量监测平台。可实现海陆交互带多个含水层地下水和近岸海水的原位营养盐、氡同位素和二氧化碳原位监测,以及海洋与大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水热通量的连续监测。为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预警支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广西方案”。
2.数据中心及预警平台:搭建全区海洋地下水灾害数据库,配备高性能算力条件,可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海洋预报业务的深度融合,通过算法实现海水入侵灾害风险智能研判与预警,大幅提升海洋灾害预警的精准性和智能化水平。
3.实验中心:配备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实验设备,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与灾害防治协同创新。自治区海岸监测实验室的建成,将大幅提升广西海洋灾害和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监测能力,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北部湾海域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广西海洋部门将围绕自治区海岸监测实验室组建专业科研团队,通过深化与粤港澳、海南的海洋共享合作,不断加强海洋监测能力建设,力争将广西北部湾打造为全国海洋灾害防治示范区域,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