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监1118”船是广西第一艘千吨级海洋行政执法专用船,它的前身是“中国海警3113”船。自2013年11月入列以来,1118船已在祖国的南海海域、广西北部湾海域航行2万多海里,执行11次国家任务,捍卫“蓝色国土”。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为碧海与蓝天之间最美的“中国红”。
清晨,当北部湾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海,“中国海监1118”船的甲板上,就会奏响雄壮的国歌。37名船员来自不同的省份,年龄也不同,对于祖国的忠诚,是他们共同的“标签”。
船长王效合曾在海军某部猎潜艇大队服役20年、在扫雷舰上服役6年,对南海海域情况非常熟悉,被誉为“南海活地图”。
“中国海监1118”船船长 王效合:我当过舰艇指挥员、编队指挥员,很多海上的实战经验,所以每次遇到紧急情况,我们马上转为指挥船到现场处置。
2014年6月, 海南籍渔民莫壮良在渚碧礁海域捕鱼时不慎跌入海中,左脚被螺旋桨切断,情况十分危急。在南海执行任务后返航的1118船奉命营救。行至某海域时,航线上突然出现最窄处仅比船宽多出5米的两个礁盘,夜航加上风浪,安全通行难以完成,如果绕行,则需要多花2小时。伤员生命危在旦夕,关键时刻,王效合凭借多年的航海经验,成功穿越狭窄航道,最终将伤员安全送到西沙永兴岛。
“中国海监1118”船船长 王效合:我们顶了七八级风,两三米的浪在那里跑。礁盘间水深只有7米,我们的船吃水就4米,很容易一下就打住螺旋桨。我们冒着风险谨慎驾驶,穿过礁盘,跟时间赛跑。
如果说海上营救是在与时间“赛跑”,那么这条“赛道”上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天气。在船舶靠岸的日子里,王效合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关注天气。
“中国海监1118” 船船长 王效合 :你看现在海上有三个台风,它来得快,去得也快,破坏力极强,有时候就来不及准备。我们一定要加强防范,提前做好防台准备。
2014年8月,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广西,停靠在码头的1118船锚链崩断,随时可能撞上其它船舶。危急关头,王效合驾驶船舶,带领全体船员连续奋战了15个小时,终于将船开到安全区域。
“中国海监1118"船船员陈百光:台风真正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往家跑,我们都是从家里往船上跑。家近在咫尺,却不能回家,使命和责任告诉我,保护国家财产安全更加重要。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1118船作为一艘地方公务船,实行的却是军事化管理,从人员作息到执勤安排,从船艇装备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到出海训练,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昼夜不息,全年无休。为了确保船舶随时能够安全出海,每周五,船员们都会对1118船进行动态检视,让所有设备运转起来。
机舱是船舶的"心脏"。所有设备一启动,机舱里的温度会迅速上升到45度左右,机器的轰鸣声则飙升到200分贝以上,船员们需要克服高温和噪音,认真记录每一步操作的情况,确保船舶驾驶的绝对安全。而甲板检视工作,则需要接受日晒雨淋的考验,无论是铁板上的蒸烤还是顶着风雨作业,对于船员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甲板检视现场声:01呼叫02,前端机器检测正常、锚机正常、甲板机器正常、缆绳正常,报道完毕!驾驶台收到!
在1118船上工作,生活单调,收入不到跑商船的1/4,还常常与家人失联。但全体船员怀着爱国初心,用绝对忠诚,凝聚成团结战斗的堡垒。船上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是他们坚守的理由。
“中国海监1118"船水手纪京京:船艇代表着国家,代表一块流动的国土,我们对待这个船,也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
“中国海监1118"船大副 舒玉华:红旗在飘扬,我们在巡逻,感觉很骄傲。
“中国海监1118"船船长 王效合:国旗它本身就是很神圣的一面旗帜,在南中国海上,五星红旗在我们桅杆上飘扬,我们就很有底气。
“中国海监1118"船电机员吴勇: 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