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海洋科技创新的论述是在长期密切关注科技创新进程的基础上,对海洋科技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索后的提炼升华,这些论述对推动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关于海洋科技创新的系列论述 2000年~2007年,习近平在福建和浙江主政期间,非常重视沿海地区海洋事业发展,先后提出了重视海洋科技队伍建设、实施“科技兴海”以及加强海洋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观点。
2000年6月,习近平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调研时强调,海洋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竞争,海洋开发的深度决定于科技研究水平的高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现有海洋科技队伍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大力度培养一批年轻的海洋科技人才,重视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走与海洋产业开发相结合的路子,重视推动促进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2002年3月,习近平在福建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实施科技兴海,推动海洋开发产业化。加快海洋开发进程,振兴海洋经济,关键在科技。一要重视海洋科技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二要加强科技与海洋产业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海洋研究开发、成果推广的科技水平,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促进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三要研究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方向。着重培育和发展海洋生物工程、海水综合利用及海洋盐化工业、海洋工程、海洋油气业、海洋能源利用等海洋经济中最具产业前景的领域。
2003年1月,习近平在舟山调研时指出,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拓宽海洋开发的领域,提高海洋产业的档次和水平,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科技,加快培养海洋专门人才。 2003年4月,习近平在考察海洋二所时指出,要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充分发挥海洋二所的作用,加强海水养殖、海产品深加工、海洋药物等方面的技术攻关。 2003年5月,习近平在浙江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和进步,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断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2005年6月,习近平在舟山调研时讲话指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兴海战略。海洋经济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没有充足的专门人才、没有强力的科技支撑,就不可能有发达的海洋经济。
2006年9月,习近平在舟山调研时讲话指出,发展海洋经济特别是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必须十分重视科技创新。
2008年至今这一时期,习近平在中央工作,他提出了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方略,确立了海洋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标志着习近平海洋科技创新的论述不断深化发展逐步成熟。 2013年7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南海是开展深海研发和试验的最佳天然场所,一定要把这个优势资源利用好,加强创新协作,加快打造深海研发基地,加快发展深海科技事业,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全面发展。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发展海洋科技,加强深海科学技术研究,推进“智慧海洋”建设,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强省。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将来是一个重要主攻方向,从陆域到海域都有我们未知的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习近平系列论述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发展高度重视,在多个重要场合讲话中提到海洋科技创新,构成了习近平海洋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2013年7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研究的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的海洋战略规划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指示,提出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习近平关于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的讲话从根本上肯定了海洋科技创新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先导作用,海洋科技从根本上决定了海洋事业发展的成效。
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发展海洋科技,加强深海科学技术研究,推进“智慧海洋”建设。在两个月后考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时,习近平再次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谁拥有了高素质创新人才、拥有一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格外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强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海洋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水平人才队伍,这是成就中国海洋事业的基础。创新的核心是人才的支撑,根本任务是人才的培育和任用。党和国家对科技人才高度重视,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实践证明,党和国家对于海洋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视,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以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思想为指导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加快发展 推动海洋科技重点领域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深远海和大洋调查探测技术与装备。强化海洋调查与探测,发展系列化海洋探测装备,提高深远海和大洋、极地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技术。积极发展深远海、大洋、极地通用技术,突破海洋调查、探测工程技术与装备开发“瓶颈”。
加快发展深远海及极地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装备与技术。以绿色船舶技术和深远海运载与工程装备技术为重点,形成完备的海洋科考、渔业资源开发、海洋油气开发、海上运输、海上执法及海上综合保障装备体系。加大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突破海洋深水能源勘探核心技术,初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能源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推进近海边际油气田开发技术,探索深水边际油气田开发新技术,加快中深水、深水简易平台、简易水下设施研制和开发力度。建立和完善以3000米水深作业装备为主体的深水工程作业船队,基本实现水深3000米深远海油气田自主开发和装备国产化。
加快推进海洋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推动环保、节能、节约资源、高性能和功能化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防腐涂料的发展。促进“易焊性、耐腐蚀、高强度、高韧性、高止裂”高性能钢的研发与设计,以满足海工装备的需要。推动形成完整的海工装备用钛合金材料产业体系,推动研发高强、可焊、耐蚀、加工性能优良的海工用铝合金材料,高品质铜合金冶炼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镁合金防腐材料研究等。
加大极地公海生物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深远海海水养殖、对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基因资源深入研究开发。
打造高素质海洋科技人才队伍 当今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和关键。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结构,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海洋科技人才队伍。
要高度重视海洋科技人才的培育。积极引进技术带头人以及能够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专家,同时,营造有利于鼓励创新的研究环境,推动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包括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形成人才市场调节机制、人才竞争机制、公平与多样化的分配机制,形成公开、公正的人才考评机制。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海洋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借鉴和引进发达国家海洋科技人才和成果,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进行国际联合攻关。推动国际海洋科技成果转移,鼓励境外企业和研究开发、设计机构在我国设立合资、合作研发机构,通过加强全球海洋合作,加快海洋科技高端人才培养。
加大对海洋科技发展的财税支持 海洋科技需要采取多种财税支持措施。首先,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海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相关的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和创新能力平台建设等。突出重点,进行倾斜支持,尤其是深远海工程开发和科技,以及海岸带保护与修复、海洋灾害监测与预警等领域,需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其次,采用税收激励政策,对于从事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实施更为优惠的税收激励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对海洋自主创新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目录,对重要海洋科技创新产品实施政府采购,对于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海洋技术创新产品或技术实行政府订购制度。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效拓展海洋工程高技术企业融资渠道。
(作者单位系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海洋经济与科技室)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