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海洋预报[17日16时]:4月18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0:3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1:30前后。广西近岸为0.6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0.8-1.8米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6.0℃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要闻

打造向海经济 建设海洋强区

2020-09-27 10:26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北部湾近岸海域水质良好,位居“第一档”水平。

鞍带石斑鱼 (龙胆石斑)

玳瑁

中华白海豚

珊瑚礁

黑脸琵鹭

北海银滩

陶土矿

北海市源龙珍珠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沙巴州投资建设3万亩海域彩色珍珠养殖基地。图为基地出产的彩色珍珠。

广西海世通文莱渔业基地冷冻加工厂。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500强企业。图为波兰柳工锐斯塔公司。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航拍图。

玉林正威新材料产业城。由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投资150亿元兴建,产品主要包括25万吨低氧光亮铜杆、高精密电子铜箔等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产品,达产后年营业收入可达260亿元。

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规划面积约123平方公里,重点打造石化、临港新材料、玻璃和林浆纸四大产业,工业区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元。图为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石化产业园。

2015-2019年广西滨海旅游业增加值情况

①北部湾大学航拍图。

②自治区海洋研究院研究人员开展珊瑚繁育工作。

③北海星天科技有限公司深海测探设备。

④广西小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做实验。

北部湾港钦州港区。

贺州与北部湾港海铁联运。

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

业务化海洋生态预警监测

2018年广西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015-2018年广西海洋生态服务价值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

2019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9亿吨,同比增长近14.7%,增幅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前列。

中国海监广西区总队常态化开展海洋监管执法,“护航”北部湾海洋生态安全。

前 言

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提出“打造好向海经济”重要指示,不仅对新时代广西开放发展作出了精准指导,更为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三大定位”新使命“五个扎实”新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向海发展的战略方向,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积极推进北钦防一体化,深入实施强首府战略,高水平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等8个配套文件,全力推动向海经济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资源篇

海洋是资源富集的“聚宝盆”。广西拥有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628.59公里,海岛643个,其中无居民海岛629个。海岸线曲折,港湾水道众多,沿海分布着珍珠湾、防城湾、钦州湾、廉州湾、铁山湾、英罗湾等10多个港湾,有南流江、大风江、钦江、茅岭江、防城江、北仑河等120条入海河流。岸线、渔业、旅游、油气、矿产、海洋能等资源十分丰富,“蓝色”潜力得天独厚,为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要素保障。

开放篇

向海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广西充分发挥“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区位优势,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开创中马“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建设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工业合作区等境外产业合作区,与越南、文莱、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海洋特色产业合作。向海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对外贸易。2019年,我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695亿元,同比增长14.4%,增幅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

产业篇

产业是向海经济的核心内容。我区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打造冶金及有色金属、绿色化工、电子信息、轻工食品、林浆纸、装备制造、能源等七大“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建设12个百亿元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加快升级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传统海洋产业,培育壮大物流加工、智能制造、文旅大健康等腹地向海产业,创新升级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等向海新兴产业。2017年以来,全区已开工投资1亿元以上规模的向海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重大产业、重大平台项目312个,累计投资额达1.23万亿元。据初步核算,2019年全区向海经济生产总值为3200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广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4个百分点,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的15.1%。

科教篇

科技创新是发展向海经济的驱动力。我区与部委合作共建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北部湾大学,推动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海洋研究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等一批涉海科研机构建设,建成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等22个省部级涉海科技创新平台。2018-2019年广西海洋科技项目立项128项,获得经费支持3.2亿元,建设省部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10个,引进和培养高端海洋科技人才14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3项,成果登记效益额为1.49亿元,共有“钦州湾海岸防护与修复新技术研究”等3个项目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开展了南美白对虾、海洋微藻、中华鲎、海水珍珠、红树林生态养殖、智慧海洋等领域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建设北海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形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等13条创新协同产业链。

通道篇

通道是向海经济的重要支撑。我区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大会战,加快建设东、中、西三条向海主通道,统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全力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推动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湾港实现江海联运,加快建设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畅通向海发展交通脉络。2019年北部湾港口的货物吞吐量2.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82万标箱,增幅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前列。2020年1-8月,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95亿吨,同比增长19.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3万标箱,同比增长34.6%,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生态篇

良好生态是发展向海经济的基础支撑。广西实行严格的海洋生态环境管控制度,在全国沿海省(区、市)率先开展业务化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和生态评估工作,建成较为完善的海洋观测预报业务体系。2017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投入资金60多亿元,全力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强化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扎实开展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全区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海洋生态服务价值稳步上升,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37%,近岸海域优良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是全国最洁净的近岸海域之一。

展望篇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

过去三年,广西向海共识加快凝聚,向海格局加快构建,向海经济加快发展,海洋生态持续向好,在向海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开放合作、科技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望未来,广西向海经济方兴未艾。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牢记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殷切嘱托,全面参与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优良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的发展举措,实施好《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好向海经济,加快推进海洋强区建设。

预计到2025年,全区向海经济空间布局将趋于完善,海洋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带动作用突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保持先进水平,向海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25%以上,向海经济将实现跨越发展!

(本版文图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