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发布了最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又有两种鲨鱼——鲸鲨和翼头鲨被列入“濒危”名录,这令我们感到忧虑,也再次敲响了海洋物种保护的警钟。
鲸鲨和翼头鲨的现状并非孤例。近年来,有关海洋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消息时有耳闻。世界自然基金会曾发布报告称,1970年~2012年,全球海洋物种种群数量下降了近50%。在鲸鲨和翼头鲨之前,已有众多的海洋生物位列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如蓝鲸(1986年)、北大西洋露脊鲸(2008年),锤头鲨、巨蝠鲼以及鼠鲨(2009年),蓝鳍金枪鱼(2014年)、新西兰海狮(2015年)等。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按物种受威胁程度,分为易危、濒危、极危以及最后的灭绝等不同类别。十几年前,翼头鲨只是位于易危名录,鲸鲨甚至还只是在脆弱级别。但目前统计数据显示,鲸鲨种群数量相比75年前,锐减了一半以上。对于拥有上百年寿命的鲨鱼来说,为何短短的十几年,竟发生如此急剧的变化?
科学研究表明,船只碰撞、能源开发、污染、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等因素,都在时刻威胁着鲨鱼等众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就鲨鱼种群来说,一方面,鲨鱼繁殖率低,性成熟晚,遭遇过度捕捞后,种群恢复期漫长。
另一方面,鲨鱼种群数量锐减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是渔民误捕。以鲸鲨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最长能够达到20米,但在拖网和围网作业等捕捞方式下,很容易与金枪鱼等鱼类一起被误捕。一旦发生误捕,拼命挣扎下的鲸鲨大多难逃死亡厄运。其次,过度捕捞也是鲨鱼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05年~ 2013年,全球鲨鱼捕捞量保持在75万吨左右。相关环保组织曾统计称,全球每年有多达7300万
条鲨鱼鱼鳍被割下交易。割鳍弃鲨的血腥场面,频频被媒体曝光。在非洲、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捕鲨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这里,要谈一下鱼翅消费。诚然,对于鱼翅消费是否导致鲨鱼种群数量下降还存在争议,但目前,拒吃鱼翅已成为国际共识:在我国,早已规定公务接待不准提供鱼翅等高档菜肴,一些公众知名人士如姚明等多年来一直呼吁拒吃鱼翅。新西兰和印度已宣布禁止捕鲨取翅,美国加州和纽约等地区甚至通过立法禁止餐馆售卖鱼翅。从国内到国外,从政府到民众,鱼翅消费已被广为诟病,鱼翅行业日渐凋敝。
然而,仅仅拒吃鱼翅显然还不够。捕鲨行业历史悠久,鲨鱼的用途也不仅是吃鱼翅。作为一种具有综合开发利用的水产品,鲨鱼肉、鲨鱼皮,尤其是鲨鱼肝被欧美国家普遍用于食用和药用,还有软骨素、鱼肝油等精加工产品。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作为曾经的鱼翅消费大国,近几年中国鱼翅消费大幅下降,但全球鲨鱼捕捞量却并未因此而明显下降。这其中所隐藏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显然,有效遏制过度捕捞、管控鲨鱼贸易,是解决目前濒危鲨鱼保护困局的不二法门。而且,保护濒危鲨鱼物种,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保护,该禁捕的禁捕,该禁运的禁运,不要像鲸鲨和翼头鲨一样,等到被列入红色目录后就为时晚矣。全球目前共有400多种鲨鱼,其中100种被用于商业捕捞。如此众多的鲨鱼物种,生活在浩瀚的各大洋中,如何保护它们,仅靠几个国家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各国政府共同应对。共同加大对公众的教育力度,共同采取有效的限捕保护措施。毕竟,就像护鲨大使姚明在公益广告里说的那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