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从3700多米深的南海海底发现粉红色的“红拟抱球虫”,这就是教科书中所说的有孔虫。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原生动物,有孔虫是沧海桑田变化的“见证者”。
有孔虫不属于微生物,而是动物,属于原生动物界粒网虫门有孔虫纲。它能分泌钙质或硅质形成外壳,外壳上有一个大孔或多个细孔,以便伸出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有孔虫的主要食物为硅藻、菌类以及甲壳类幼虫等,个别品种的食物是砂粒。
有孔虫是无组织无器官的单细胞生物。有孔虫可以是浮游生物,也可以是底栖生物。浮游有孔虫生活在海洋的上部,底栖有孔虫一般生活在洋底或洋底下面。有孔虫种类繁多,现今约6000余种,并且还以每天2个新种的速度增加。
有孔虫对环境的反应特别敏感,有明显的深度分布范围,因而是最好的海深指示生物。不同时期的有孔虫沉积物不但能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而且还能提示地下情况,可为寻找矿藏尤其是石油提供重要依据。
有孔虫的个体极其微小,只有0.15毫米大小,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分辨。它们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珊瑚还早,一边大量繁殖,一边死亡,死后遗留下来的几丁质、硅质和钙质的壳沉积于礁石上,与造礁珊瑚的骨骼胶结在一起。有的生物礁有孔虫的遗骸占据了主导地位,斐济群岛、埃利斯群岛中的富纳富提环礁,都以有孔虫的遗骸为主体结构。
有孔虫数量丰富,分布广泛,可生活于各种各样的海洋环境,其壳体可反映出非常有用的环境信息,可用于诸多研究领域,被誉为“大海里的小巨人”。(本综)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