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1 09:30
来源:广西民族报
9月8日,“中华古籍资源库”古籍数字资源暨“民族文字古籍特藏”专题库发布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国家图书馆馆藏“民族文字古籍特藏”和“各地民族文字古籍特藏”“珍秘公天下”3个新建专题库正式对外发布,广西壮、毛南、仫佬三个民族共38部古籍入选。据悉,这是“中华古籍资源库”首次发布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资源,也是广西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首次联合发布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资源。
中华古籍资源库“古籍数字资源暨”民族文字古籍特藏“专题库发布座谈会现场。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麽请布洛陀》《三千书》等古籍收藏于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是广西少数民族珍贵古籍的代表,其中有25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4部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两级名录均入选的有11部。这批古籍均为抄本,版本年代从清代至民国,最早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涵盖壮族巫经、壮族麽经、壮族民歌、壮族戏剧、毛南族民歌、毛南族“肥套”经书、仫佬族依饭经书等10种。内容展现壮族先民对天、地、人的认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广西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以及中华文化在壮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中华古籍资源库——各地民族文字古籍特藏库中的古壮字古籍。
中华古籍资源库——各地民族文字古籍特藏库中的毛南族古籍。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指导下,“广西古籍文库”数字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此次广西与国家图书馆联合发布古籍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座谈会上,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充分肯定广西对此次古籍资源发布作出的贡献,称广西“为全国其他省区的少数民族古籍资源数字化开放共享作出了表率”。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副主任孙继为表示,“广西古籍文库”数字平台是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的先行试点项目,在数字资源采集规范、民族古文字处理软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广西为“中华古籍资源库——各地民族文字古籍特藏库”提供了第一批入库资源,不仅丰富了资源的规模与种类,也提升了民族古籍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与公共服务水平,对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韦如柱介绍,此次发布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历史地位和科学保护的认识,同时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文献资料,推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促进少数民族古籍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据介绍,目前广西正加快建设“广西古籍文库”数字平台,未来两年,将对标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工作标准,完成3万册(件)古籍的资源采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