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海洋预报[19日16时]: 11月20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8:0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9:00前后。当前为农历“十月大潮”期,受冷空气影响,沿岸虽以减水为主,但任将出现接近或达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近岸为1.0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1.0-2.3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5.5℃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着力点丨民族理论

2023-12-07 17:25     来源:中国民族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笔者经过调研发现,现阶段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在理论探讨与实践工作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实现全方位嵌入还面临一些困境。要在创造空间共聚条件、健全文化共享机制、完善经济共融制度、提升社会共治能力、凝聚心理共识力量等方面着力,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创造空间共聚条件。地理空间是静态实体的空间,而由人物、事件与运动形成的时空体空间是动态的空间结构。静态的地理空间内迁移流动是多元动态的。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由西部向中东部、由传统民族聚居区向散杂居区的迁移流动速度明显加快。流动人口有的从城市到乡村服务边疆,有的从乡村到城市追梦创业。跨区域的各民族人口流动不仅有利于传统的“乡土中国”向“流动中国”转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传统居住格局,使各民族“散杂居”“大融居”的状态日益凸显。因此要从动态发展角度全面认识各民族人口分布空间格局,重塑社会治理格局。现阶段,需要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促进各民族跨区域迁移流动,拓展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优化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关系网络,促进各民族居住格局互嵌与信息空间共享。


    健全文化共享机制。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把握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各民族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节庆、非遗文化体验等为载体,借助博物馆、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旅游景点、红色革命遗址等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空间。


    完善经济共融制度。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存在农耕经济、畜牧经济、渔猎经济等多种经济文化类型。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区域差异、城乡差异,需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与保障,鼓励和支持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到东中部地区就业创业,鼓励和支持东中部地区各族群众到民族地区就业创业,帮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增加收入、提高技能、开阔视野、更新理念。要为各族群众搭建创业新平台、拓展市场新空间、提供服务新便利、提升基本国情新认知,更好地促进东西部一体化发展,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各民族,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提升社会共治能力。当前,各族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及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有待提升。要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引导各族群众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把社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场域,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要加强法治建设,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升制度规则的平等性与规范性。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与社会协同支撑作用,注重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基层社会多元共治。


    凝聚心理共识力量。中华民族认同是各民族形成心理共识的核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心理共识凝聚的目标。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让“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入人心,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充分发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案例、典型事迹,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用身边人身边事引起情感共鸣。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个体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紧密联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教授)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