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海洋预报[19日16时]: 11月20日广西沿海为全日潮,高潮位出现于08:00前后,低潮位出现于19:00前后。当前为农历“十月大潮”期,受冷空气影响,沿岸虽以减水为主,但任将出现接近或达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近岸为1.0米左右的轻浪,北部湾北部为1.0-2.3米的轻到中浪。近海水温为25.5℃左右。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展规划 > 规划计划

《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9-02-02 12:03     来源:广西海洋局     作者:广西海洋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为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海洋科技发展任务,统筹国家十一五海洋科技发展,提升我国海洋科技水平和能力,发挥海洋科技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特制定《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的规划期为2006年至2010年,部分领域展望到2020年。

一、面临形势与发展现状

1.面临形势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各沿海国家、国际社会对海洋事务高度重视,国际海洋科技围绕全球重大环境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发展迅速,呈现新的趋势。一是重大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催生着一些新的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带动着海洋高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二是以海洋生物技术和深海技术为核心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快速发展;三是海洋监测和探测向高分辨、大尺度、实时化、立体化发展,建设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系统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举措;四是大量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和引领海洋产业向高科技化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贯彻落实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加速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海洋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缓解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对海洋调查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快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障海洋和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海洋科技的支撑、服务和引领。我们要切实把握国际海洋科技迅速发展的态势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机遇,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开创海洋科技发展的新局面。

2.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我国海洋科技显著进步,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综合性海洋调查与考察取得重大进展,调查区域从海岛海岸带、近海向远海、大洋、极区扩展,积累了大量海洋基础资料。国际海底资源勘探与研究和南、北极科学考察成果显著,环球大洋调查拓展了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空间和领域。海洋监测、海洋生物、海洋资源勘探高技术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海洋数值预报业务化系统、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取得新的进展。海洋卫星实现零的突破,构建了系列海洋卫星框架。海洋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对我国近海环流、海陆相互作用、有害赤潮、边缘海形成与演化、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深海环境等的认识,部分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稳步推进。同时,海洋科技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初步建立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以部门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重点学科群,创新和支撑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海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国际海洋科技合作越来越深入。

但是,我国海洋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自主研发的海洋开发技术有限,海洋技术推广应用与成果转化不足,产研一体化体系不完善,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海洋基础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知程度亟待提高;海洋科技条件和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滞后,大型海洋科技装备能力明显不足,共享程度较低;创新人才、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科技人才较少;海洋科技投入不足;海洋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依然存在问题。

二、指导方针、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1.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指导下,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和数字海洋、生态海洋、安全海洋、和谐海洋建设,深化近海、拓展远洋、强化保障、支撑开发,大力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实现重点领域新突破,超前部署战略性海洋科技研究,强化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推进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扩大海洋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加速海洋科技进步,为建设海洋强国奠定基础。

2.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推进创新。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从提高海洋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出发,注重原始性创新,重点实施集成创新;积极利用全球海洋科技资源,加强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

远近结合,超前部署。近期安排与长远目标相适应,近海和远海相结合,超前部署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海洋技术开发,以及能充分体现我国优势的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提升我国海洋基础研究的国际地位,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海洋科技体系。

3.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海洋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海洋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重大海洋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实现新突破,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海洋管理、减灾防灾和海洋安全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海洋科技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30%,海洋科技成为支撑和引领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20年,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为建设海洋强国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三、重点任务

十一五期间,海洋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大力发展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积极开展海洋基础科学和海洋综合管理研究,组织实施重大海洋专项,着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海洋科技设施、基础条件平台和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全面快速发展。

1.发展海洋监测预报技术,提高海洋环境保障能力

围绕国家海洋公益事业需求,发展海洋监测、海洋环境和灾害预警报及其应急保障技术,提高海洋环境数据获取、海洋预警报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维护海洋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1)海洋监测技术

海洋遥感监测技术。大力发展卫星海洋遥感监测技术,以及卫星遥感监测信息提取、分析和应用服务技术等;开发海洋航空遥感监测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

近海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发展海洋赤潮综合监测,水质与污染多参数综合监测,新型海洋生态环境传感器与监测搭载平台技术,溢油综合监测,营养盐自动在线分析,以及近海海洋环境监测集成技术等。

中远海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发展海洋动力环境和移动目标雷达探测技术,多功能新型锚系浮标、多参数剖面漂流浮标、实时传输潜标、水中自动剖面滑行器、水下智能动力平台,以及海洋水下检测和探测技术等,并建成23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示范系统。

海底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开展海床地震动态监测、海底泥沙运移监测、海底土液化和海底滑坡动态监测、海水入侵监测、海底深部地球化学要素监测、海床浅层气运移与释放监测、海床沉积物污染监测技术和海底管线监测等技术研究,并建成1-2个海底环境监测示范区。

海洋监测数据传输与信息应用技术。重点开发海洋监测数据传输、多功能信息处理、信息安全、海量数据信息集成、开发与应用服务技术平台等。

2)海洋环境和灾害预警报及其应急保障技术

近海海洋灾害预警技术。重点开发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和海啸预警技术,发展海冰预报及灾害风险预测、海面风场精细化预报、海流高精度数值预报、海啸高精度快速数值预报、海岸带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等;重视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滨海湿地退化等海岸带地质灾害的预警技术研究。

远洋及全球海洋环境预测预报技术。开展厄尔尼诺海洋环境变异预测技术和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研究,发展全球风场、海浪、大洋海温和声场数值预报技术及三维数据同化技术,拓展远洋航线安全保障技术。

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报技术。重点开发溢油应急预报、水质污染应急预报、海上失事目标搜救应急预报技术等。

海洋灾害及海上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综合集成技术。重点开发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保障数据库系统、海洋灾害及海上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技术等。

2.发展海洋开发保护技术,推动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为提高近海海洋资源利用水平,扩大深海战略性资源储备,重点发展近海边际油气田、深水油气田、天然气水合物、大洋海底资源勘探开发,以及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形成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积极培育海洋产业,为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技术基础。

1)海洋能源与矿产资源开发技术

近海油气勘探与高效开发关键技术。重点开发近海海域油气勘探技术、海洋油气藏描述技术、采收率提高关键技术、边际油气田开采技术和海上油气田工程安全保障技术等,以及边际油气田水下生产系统、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第二代钻井中途测试系统和近海油气田复合驱油技术等,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近海边际油气田开发技术模式。

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和装备。重点开发深水复杂构造与高精度中、深层地震勘探技术,发展深水钻完井、采油和工程保障等关键技术及装备。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和装备。重点开发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钻探取样与装备、开采机理及开采模拟试验技术等。

深海探测及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点开发海底地形地貌和构造探测、海底直视探测和取样、水下运载、高精度地震勘探、数控测井、海底多参数探测、矿产资源综合快速评价、海底长期观测、深海环境模拟与样品保真技术等。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突破海岛及沿岸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开发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和温差能利用技术,研建小型实用波浪能发电站、温差电站的实验样机以及万千瓦级潮汐能电站等。

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技术

海水养殖种子工程。重点发展海洋生物细胞工程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细胞和基因工程育种关键技术,以及若干种名贵海洋生物生殖调控和育苗扩繁技术、重要生物种质保护与保育技术。同时,开展重要海洋生物生长、抗逆等研究,选育优质、高产和抗逆的鱼、虾、贝、参、藻新品种。

海水健康养殖技术。重点开发生态养殖系统构建技术与养殖容量评价技术、海水养殖生物病害控制技术、海水养殖高效健康饲料开发技术、深海网箱养殖开发技术与装备、海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以及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和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受损养殖区养殖功能修复技术等。

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与功能基因开发技术。重点开发海洋水产品深加工技术,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等系列海洋生物制药技术和医用生物新材料技术,超高压、超临界、膜分离、挤压技术以及海洋活性天然产物高效筛选、分离、鉴定技术等。发展海洋药用功能基因开发技术、海水养殖重要病原生物功能基因开发技术、深海和海洋动植物共生微生物培养技术、深海微生物宏基因组技术和一批防治重大疾病的海洋药物。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重点发展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与恢复保护技术、渔业资源养护与增殖技术、重要资源生物栖息地受损修复技术、人工鱼礁工程与海洋牧场建设关键技术、主要渔具标准化技术、远洋与极地重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远洋渔场环境信息获取技术和海岸滩涂耐盐植物开发利用技术等。

3)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

海水淡化技术。重点开展大型海水淡化技术与产业化示范研究,开发可规模化应用的海水淡化装备和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包括日产5万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日产10万吨级核能淡化技术和日产10000-150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海冰淡化关键装备技术与示范等。

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重点开发海水预处理技术、浓盐水综合利用技术。发展10万吨级海水循环冷却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大生活用海水利用技术和海水预处理技术,建立示范工程。

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千吨级气态膜法浓海水提溴产业化技术、浓海水制取浆状氢氧化镁千吨级技术、硼酸镁晶须百吨级技术与示范、浓海水提取无氯钾肥万吨级产业化技术等。

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新技术。研制海水淡化新材料与装备,开发环境友好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和海水预处理新技术,并开展区域综合示范研究。到2020年,形成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链。

4)大型海洋工程和船舶技术与装备

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重点发展海上油气田新型开发平台、浮式生产系统设计与制造、油气高效储运装备和海底管道智能综合探测技术等,开发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物关键技术。

海上船舶技术与装备。重点开发海上重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养护和装备制造等技术,突破液化天然气船关键技术、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和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等船舶开发的核心技术,以及特种船舶设计制造技术,发展综合海上交通智能化和海上综合运输保障可视化指挥系统技术等。

5)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技术

近岸重点海域综合整治技术。重点开发渤海、长江口等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及趋势预测,近海海洋灾害预测、风险评估和防治,海上溢油、赤潮和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海域环境质量预报和警报以及海域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等,并建立海上综合实验场。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重点开发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等典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技术,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防治生态工程、污染物海洋处置、病毒和病害监控技术,及海洋生态受损评估与重建技术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珍稀濒危物种监测与救护、典型海域水生生物和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育与养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分布与数量丰度评价以及预报模式等技术研究。

3.开展海洋科学研究,提高海洋规律认知水平

紧紧围绕海洋资源、环境和灾害的重大问题及国际海洋科学前沿,开展海洋基础科学研究,逐步从近海扩展到深海、大洋乃至全球。同时,力争在地球圈层相互作用、地球系统科学等方面取得理论上的突破,提高对海洋自然现象和变化规律的认知水平。

1)海洋生态系统演化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重点开展陆架边缘海生源要素转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食物网的相互作用及其海洋生物资源变化规律,海洋生态系统关键过程,海洋生物对海洋环境变异的响应,生物过程与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我国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等。

2)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物理海洋关键过程及安全环境

重点开展渤、黄、东海陆架浅海环流系统及渔场变异和污染控制机理,南海深海盆环流系统及其与季风气候的相互作用,黑潮的起源、流径和变异及其与中国海的相互作用,中尺度涡、重点海域海洋内波成因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展浪--流海洋耦合数值模式。

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气候的影响

重点开展太平洋-东印度洋(暖池海域)在多时间尺度气候变异中的作用、太平洋边界流系统演化及其对东亚和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海陆相互作用、大洋环流形成变异及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发展气候预测数值模式。

4)地球动力学与海底资源

重点开展盆地分析与动力学模拟、沟--盆系统地壳结构及板块俯冲与弧后扩张系统形成、边缘海动力学机制与海底矿产资源形成等研究;深海底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成矿(藏)作用背景、成矿(藏)物质来源、成矿(藏)动力学过程和机理、成矿系统结构和海陆成矿作用对比等研究。

5)海岸带环境变异与沿海可持续发展

重点开展我国典型岸段海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的人为影响及其趋势预测,我国海岸带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海岸带开发活动对沿岸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海岸人工化及其海陆过程的响应,海岸带资源环境及其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6)海洋污染与海洋灾害机理及预测

重点开展我国近海典型区域环境污染机理和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风暴潮、海啸、海冰、海浪、赤潮、外来生物、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等灾害的成灾机理、预测及其防治方法等研究。

7)深部生物圈与深海极端环境生物

主要开展海底深部生物圈环境边界条件,深部生物圈环境与极端环境生物的相互依赖关系,深部生物圈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及生物地球化学效应,深部生物圈营养供给模式、生存方式的分子细胞学机制,深海极端环境生物群落的组成与更替机理,深海极端生物基因组学与基因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8)大洋中脊的演化过程

主要开展超慢速扩张脊研究,包括岩石圈与地幔软流圈相互作用、岩浆起源和地幔组成、水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研究;洋中脊-地幔热点相互作用研究,包括扩张中心与热点相互作用的地幔动力学,该作用对洋壳构造的影响以及对洋中脊热能、热液和岩浆活动的影响研究;洋中脊的热液活动和成矿作用研究等。

9)北极海洋和冰雪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重点开展太平洋入流变化特征及其对北冰洋海洋热结构和海冰的影响机理,入海径流和海冰淡水输运对海冰变化的影响,海洋和海冰快速变化对气候增暖的激励作用,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等。

10)环境变化的海洋记录

重点研究边缘海沉积记录与气候环境演化的海陆对比、极端气候的海洋记录,地球环境变化的内部驱动机制,快速气候变化的海洋记录和超高分辨率(次年度至百年时间尺度)的海洋记录,热带海洋对气候的驱动作用和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边缘海的环境演化记录等。

4.开展海洋管理研究,促进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海洋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提高海洋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建立海洋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生态管理模式。

1)海洋战略研究。重点开展21世纪国家海洋政策、海洋强国建设战略、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海洋管理和保护战略、海洋权益维护等研究。

2)区域海洋管理研究。重点开展海洋生态区域区划理论和方法、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估、海洋开发分区管理模式和区划方法、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模式、海洋景观分类标准、适应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海洋及海岸带管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

3)海域使用管理研究。重点开展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海洋功能区划分级体系及动态管理、海洋功能区利用效能评估方法、受损海域功能恢复、海域使用结构优化、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与补偿等研究。

4)海洋生态评价与管理研究。重点开展近海生态问题调查、外来物种入侵监测与危害评估、海洋生态健康诊断与评价方法、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海洋与海岸带灾害风险评估、海上溢油和赤潮及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等研究。

5)海洋资源利用与经济管理研究。重点开展海洋资源环境价值核算理论与方法、海洋生态资产管理与增值理论、海洋经济绿色核算理论与方法、海洋生态补偿理论与方法、海洋产业政策、沿海区域经济与海洋生产力布局优化、海洋循环经济模式等研究。

5.实施海洋重大专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围绕国家在海洋领域的重大战略目标,筛选出一批海洋重大专项,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海洋瓶颈问题,提升海洋国际竞争力,提高海洋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海洋安全的保障能力。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组织实施重大海洋专项,努力实现海洋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

1)我国近海和毗邻海域综合调查与评价

重点开展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和综合评价,构建我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开展南海环境调查与评价研究等。

2)大洋(深海)资源研究

开展海底探测和大洋资源勘查与评价方法的研究,以及深海地球科学与环境研究,启动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深海技术体系;建造深海运载装备工作母船,开展载人潜水器研制与海上试验;开展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海底热液硫化物研究以及其它资源的前期调查,加强有关海底区域的环境保护研究。

3)极地考察研究

加强南、北极科学考察,提升我国对极区的整体研究水平。重点开展南极和南大洋研究,包括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南大洋在全球海洋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南极地区特有的关键过程研究、南极的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北极研究,包括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北极快速变化对我国气候与环境的影响和北极地区有关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等;极地考察高新技术研究,包括雪冰、海洋、大气和空间环境等极区特殊条件下的高保真取样、无人化网络观测和特殊辐射条件下的遥感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极地内陆考察站,建造极区考察船,改善考察站常规实验条件和装备,提高现场观测、样品处理分析能力,更新船载仪器设备和大容量卫星通信能力,提高综合科学观测、远程网络控制和数据传输能力。

4)海洋卫星研制与应用

研制、发射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扩大卫星海洋应用研究。积极推动海洋水色、动力环境卫星的业务化应用。开展用于海洋监视监测的新型遥感卫星有效载荷及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在现有北京、三亚两个卫星地面站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改造,并新增卫星地面站;建设中国海上卫星辐射校正场,启动南、北极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建设规划和数据中继传输可行性论证。进一步拓展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5)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已有海洋环境保障技术,自主研发多尺度、多要素、多层次的海洋环境预报模式,进行系统综合集成,综合开发应用海洋环境信息,形成业务化海洋环境观测预报体系。

6)中国数字海洋建设

重点建设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使我国数字海洋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布局接近国际先进。包括近海海洋信息基础平台、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字海洋原型系统;逐步完成 数字海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构建,基本满足全国中比例尺(局部区域大比例尺)海洋空间数据的获取、交换、配准、集成、维护与更新要求;重点突破数字海洋建设所急需的支撑技术;完成数字海洋原型系统的开发,实现试运行,并开展应用示范研究,开发出一批可视化程度高的新型海洋信息应用产品。

6.推进海洋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以政府为主导,并调动社会各方面海洋科技力量,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海洋公益事业科技创新体系

以公益性海洋科研机构和业务中心为主,并充分发挥高校和海洋管理机构等的科技力量,由国家财政稳定支持,紧密合作,共同承担海洋公益性科技与海洋调查工作。以社会公益服务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建设国家海洋公益事业科技创新体系。

2)海洋应用技术创新体系

以产研基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节点,链接涉海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科技研发队伍,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应用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建立有效机制,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等产研基地。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和地方的高新技术研发项目,研究所与高等院校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开展研发活动,加快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3)海洋知识创新体系

以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发挥科学院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海洋基础研究方面的作用,发挥海洋部门的科研机构在海洋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作用,培植和形成高水平、资源共享的海洋基础科学和前沿领域研究基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瞄准若干前沿科学领域,以及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建设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4)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围绕区域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提升区域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线,推进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区域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中央与地方海洋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增强海洋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加强整体策划与合作,组织实施区域海洋产业行动计划,联合创建一批区域海洋产业技术研发转化中心和孵化基地,共建区域海洋生态与环境研究、监测、示范、推广基地和网络,形成合理的区域海洋科技布局。

7.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基础能力

以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实现海洋科技资源共享为核心,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统筹安排的原则,强化总体布局,整合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持续加大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建设能满足我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所需的海洋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

1)海洋科学研究实验基地

建设海洋科学研究基地体系。建立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新建5-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扩大海洋科学观测站建设。在南极内陆Dome-A地区、北极黄河站,建设极端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站;在我国管辖海域即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各建立13个装备有现代观测仪器的海洋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站,构建国家海洋科学观测站网络体系。

建设国家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公共安全技术等领域的海洋工程(技术)中心。

2)重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

本着共享共建原则,建设海上海洋科学观测平台。新建造2-3艘新型海洋科学调查船,并以3-4艘海洋科学调查船为载体,装备现代化海洋观测与分析设备,形成近海、大洋及深海的海上观测系统与研究条件平台。装备海洋生物资源与功能基因、海洋环境与动力学、海洋监测与探测、海洋地质与资源、海洋生态与环境等重点实验室急需的大型设备,建设共享的综合研究实验平台。

3)海洋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

海洋科学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包含海洋基础地理、海洋资源、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灾害、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遥感监测、海洋科技文献和极地等15类海洋科学数据的共享数据库系统,使其成为拥有要素全、时间系列长、覆盖区域广、标准化程度高的网络化、信息化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海洋科技资源平台建设。本着整合、共享、提高、完善的原则,进行海洋科技资源整合,构建海洋微生物、极地样品、大洋样品和海底样品等海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以及海洋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和海洋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等。

海洋经济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建设海洋公共技术服务、生态环境保障、海洋管理决策辅助和科技信息服务等的海洋经济平台;建设若干个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海洋高新技术开发示范园区,带动海洋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8.加强海洋科技教育,培育海洋科技人才队伍

1)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强力打造优秀创新团队

坚持人才为本,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举措,实施海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和优秀海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结合海洋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争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专家和战略性专家,形成海洋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探索杰出人才加优秀创新团队或优秀群体的科技队伍组织模式,实现创新人力资源、设备、经费的凝聚。到2010年,从国外引进30名左右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培养30-50名国内一流专家、100-150名学科带头人和数千名科技骨干,重点支持10个左右由国内外知名学者领军的跨学科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切实加强海洋科技队伍建设。

2)发展海洋教育,加强海洋科技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

深化海洋高等教育改革,加强海洋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办出国际一流的海洋院校;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坚持产研结合,鼓励和支持涉海高校同相关企业、海洋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海洋创新人才;重视海洋社会科学和战略研究人才培养;加快海洋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一大批服务第一线的各类海洋职业技术人才。

加强海洋科技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海洋先进文化教育;打造海洋科普精品与教育基地,努力提高全社会海洋意识。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倡导植根于团队合作、激发创新思维的学术自由和民主,逐步构建起科学民主、锐意创新、协同高效、廉洁公正的海洋科技创新文化。

3)发挥人力资源潜力,完善海洋科技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符合科技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科学研究、科技管理、技术支持、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海洋科技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鼓励科技、教育、管理和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试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人员使用与项目、课题相结合的新型人事制度。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

要加强对海洋科技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地方、部门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推动本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建立海洋科技政策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加强政府涉海部门支持海洋科技发展的协调工作。加强对海洋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加强对经济欠发达、海洋科技发展滞后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海洋科技能力建设,带动区域海洋科技平衡和谐发展。

2.加大海洋科技投入

建立国家稳定增加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引导,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增加全社会海洋科技投入。适应财政制度改革的形势,积极争取和安排好海洋科技资金。充分利用和调动社会资源。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参加职工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逐步提高公益类科研机构基本支出的保障水平。加大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投入,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要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结合。各级海洋、科技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把解决海洋科技投入作为海洋科技工作的根本保障加以落实。

3.深化海洋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海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平等竞争的创新环境。继续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增强科研机构的创新动力和能力。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科研机构要深化产权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发展成为具有持续开发能力的高新技术海洋科技型企业和行业技术创新平台。非营利科研机构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事业型科研机构和海洋业务中心要逐步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4.建立海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进一步推进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制定海洋调查、数据共享相关管理规定,完善数据共享标准。建立和完善海洋科学考察和调查船舶共享机制,鼓励一船多用、多学科结合。加强海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海洋自然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区域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区域性海洋科技合作机制建设。

5.扩大海洋科技国际合作

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建立新型海洋科技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领域重大科学计划,与世界高水平的大学、研究所,探索建立长效的、高水平的合作与交流机制。落实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定,拓展工作渠道,形成政府搭台,研发机构、大学、企业等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国际海洋科技合作局面。支持我国科学家在重要国际海洋科学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6.营造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境

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海洋产业集约发展。大力组织推广海洋科技成果,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与支持。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涉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强资源共享服务的供给和专业技术服务的支撑,鼓励以技术投资方式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促进大学和研究机构围绕企业需求开展创新活动的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参与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应用。支持涉海企业、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自主制定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海洋技术及产品标准。加大对海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

7.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

制定和实施全民海洋宣传计划,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加强农村海洋科普工作。充分利用海洋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科技机构、涉海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系统性的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和营造鼓励创新、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