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新华(青岛)国际海洋咨询中心和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联合发布《201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这是从2014年开始第二次发布该指数。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是对一定时期中国海洋事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旨在反映国家海洋宏观政策取向、引导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提升全民海洋意识。该指数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支撑、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和管理保障六个主要评价维度。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就《201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进行了解读。
《201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ODI)为116.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11年~2014年指数年均增速为3.9%,海洋事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2014年,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为海洋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战略方向、确定了重点任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海洋事业在海洋经济、民生、科技、资源利用、环境生态、综合管理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不断推动海洋事业的健康发展。
海洋经济总体平稳运行,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经济发展子指数为119.3,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11年~ 2014年子指数年均增速为4.5%。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正在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993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在海洋经济增长稳定的情况下,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经济发展子指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产出效率的提高。
产业结构优化。一方面,海洋经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2011年~ 2014年海洋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7.2%、47.9%、48.6%和49.5%。其中,海洋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我国沟通国内外的主要桥梁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通道,有力地保障了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在世界政治经济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国际海运量已占世界的1/3,货物贸易对外运输90%以上由海运完成。
另一方面,海洋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其增长速度在海洋经济各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国家大力推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认定8个城市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新认定3个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在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作用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环境友好、速度快、引领力强的发展特征,加速了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产出效率提高。随着以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为代表的海洋传统产业的技术转化和转型升级,以及具有物质资源消耗低、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的海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产出效率较快增长,2014年海洋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6.4%,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海洋事业为沿海地区社会民生改善继续做出积极贡献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社会民生子指数为128.1,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2011年~2014年子指数年均增速为6.4%,海洋事业为沿海地区社会民生改善方面继续做出积极贡献。在拉动就业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社会民生子指数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海洋事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提升社会海洋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我国滨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断丰富着人民业余生活,滨海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方式。2014年,沿海各地海洋文化节、海洋宣传日等海洋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滨海旅游海洋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滨海旅游产品开发不断向精品化、国际化发展,游艇、邮轮等新兴旅游方式发展逐渐显现,滨海旅游景区进一步升级,滨海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提升社会海洋意识。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有利于全民海洋意识的提升。2014年,我国在新闻宣传、图书出版、影视作品、形势宣教、舆情监测、网上引导、外宣报道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国家海洋局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海洋宣教活动;出版推广了中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教材;开展了“海疆万里行”主题报道。此外,海洋科普与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数量不断增加,2014年达到71个,比上年增加31.%。
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持续优化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资源支撑子指数为113.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2011年~2014年子指数年均增速为3.2%。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持续优化,对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海洋发展指数资源支撑子指数提高主要归功于海洋生物资源药用业发展动力强劲,海水淡化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快速发展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加强。
海洋生物资源药用发展动力强劲。海洋生物医药业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4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2014年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省加大了对海洋生物医药业的投入,将海洋生物医药业作为新的蓝色经济增长点。海洋生物医药业作为我国战略兴新兴产业之一,国家不断增加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快速。
海水淡化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海水利用业取得较快发展,2014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2个,产水规模92.69万吨/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当前在我国11个沿海省(区、市),均有海水直流冷却工程分布,广东省、浙江省和福建省年海水利用量均超过百亿吨。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力度显著加强。海上风电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电力业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截至2014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657.9兆瓦,比上年增长53.5%。为鼓励投资者开发海上风能,国家发改委公布海上风电价格政策,确定2017年以前投运的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环境生态子指数为108.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2011年~2014年子指数年均增速为2.0%。在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环境生态子指数增幅均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排海污染物总量略增,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定。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定。2014年,国家海洋局监测的72条河流的CODCr、氨氮和硝酸盐氮入海量分别较上年增加5%、3%、7%,总磷入海量减少1%。在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情况下,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定: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近岸以外海域海水质量良好;海洋生态健康状况基本稳定,海洋生态监控区中处于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占比为19%,略低于去年同期。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年~2020年)》,海洋被首次纳入生态保护与建设区域,并确定了“一带四海十二区”的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总体布局。沿海各地海洋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继续展开,为守住海洋生态健康底线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强。2014年,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以基层台站为重点推进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并实施国控站点和地方监测站点相结合的监测制度。同时,建立了面向地方政府的海洋环境质量通报制度。国家海洋局制定海洋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推动蓬莱19-3油田溢油生态损害修复工作,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科技创新子指数为115.8,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2011年~2014年子指数年均增速为3.7%,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海洋科技投入增加和科研成果丰硕是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科技创新子指数增长的主要原因。
海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4年海洋科技人员数达到34174人,比上年增长5.6%。国家海洋局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编制形成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战略报告。海洋系列卫星列入正在编制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和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启动先期攻关工作。海洋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下潜5080米深度进行作业,迈出试验性应用第一步;以蛟龙号为代表的中国载人潜水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雪龙”号船先后完成南北极科考。海洋专利授权数迅速增长,达4 020项。
海洋管理能力与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管理保障子指数为116.5,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2011年~2014年子指数年均增速为3.9%,海洋管理能力与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管理保障子指数增幅相对较大的原因是法制规划进一步完善,海洋公益服务能力及管理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海洋战略规划和立法持续推进。2014年,国家海洋局研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海洋基本法》《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南极活动管理条例》《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等立法进程。在规划编制方面,编制完成《海洋强国战略规划》,完成《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并报国务院审批;组织启动《全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2014年~2020年)》。
海洋公益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一方面,海洋防灾减灾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2014年,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海洋局与沿海地方各级政府和涉海部门的海洋减灾应急联动体制机制;启动了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和省级海洋预警报能力升级改造;为“雪龙”船脱困、马航失联客机搜救、中建南项目实施、南北极科考、大洋调查和蛟龙号试验性应用等重大海上活动提供了预报保障。另一方面,海上救助能力保持稳定,2010年~2014年海上搜救成功率分别为96.1%、96.7%、96.7%、96.8%和96.6%。
海洋管理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海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效能不断提升,优秀海洋人才引进和培养有序开展。另一方面,海洋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海洋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2014年,我国首次系统全面掌握海岛航空监视监测资料;北戴河海域海洋环境保护专项执法取得明显成效;钓鱼岛、南海维权巡航持续开展;全国沿海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打击海上非法活动专项行动;中国海警各类执法船不断入列。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